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什么要放一尊水月观音在博物馆
TUhjnbcbe - 2021/1/20 4:02:00

在北京观复博物馆,有一尊很亮眼的木雕水月观音。

不少来北京馆参观的人,都会在这尊木雕观音像前驻足、欣赏、留影。

这尊观音是马先生大约二十年前,在德国的一个拍卖会上偶遇的。

其具体什么时候流向德国,尚不清楚,只能大概推测,其在一百年多前流往欧洲,辗转好几个国家,最后在德国落脚。

拍卖会上遇到后,马先生将这尊水月观音请了回来。

水月观音,又名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法华经》中认为观音菩萨有33个不同形象的法身,而「望向水中月影」的那位,即为水月观音。

水中月,是佛家大乘十喻之一。东晋名僧慧远在《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中说:“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

镜中的景像,水里的月亮,再怎么清晰,也只是看得见,摸不着的。

那么,这镜子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像?漂在水面的月亮又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实际上,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因为它们投射出的往往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沉湎于虚幻的梦,而忘记现实,是毫无益处的”镜花水月这个词很美好,但却是虚幻而不真实的东西。

水月观音意在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太过于执著自己看到的“镜中景,水中月”,就很容易在它们面前虚度时光,变得脱离现实。

佛家常讲“放下”、“勘破”的修道境界,其实亦在告诫人们莫沉迷于这镜花水月的虚妄假象。

你若留意便会发现,在历代流传下来的绘画及造像中,水月观音的形象姿态往往不拘小节、安逸自得,一改之前正襟危坐、肃然直立、端庄盘坐等传统姿态。

有的,闲适地站立在海面的莲花上;有的,以一轮圆月为背景,随意坐在岩石上的莲花座中;也有的,坐在水边,目光似笑非笑,淡然瞥向水中月影。

五代敦煌《水月观音图》(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在佛教众多观音像中,水月观音可以说是表现得更为自由,仪轨更少的一位,宋代更是独创“宋自在坐”的佛像坐姿。

水月观音逍遥自在的神态,正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佛家“常乐我净”、“法喜充满”的境界。

一直以来,水月观音是个文人气颇重的佛教形象。除了佛殿塔庙等宗教场所外,还常出现在各种形式的书刊及文人字画中。在唐末、五代、及宋代时,尤受文人推崇。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题《画水月观音菩萨赞》中写:“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

元杂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曾这样描绘水月观音:“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从形象和姿态来看,宋代以后,佛教造像与人们生活的距离更近。

一派逍遥自得的水月观音,并不全然高冷,是有一丝人情味,甚至是烟火气的。随性中仍不失庄严,淡然中仍有一份慈悲。

这也是为什么马先生将这尊宋代木雕水月观音,请回观复博物馆。

将这尊水月观音请回后,马先生特意布了一个小景:上有山石、植物;下有流水、游鱼。虽在室内,但也为其营造出了一个别样空间。

而来北京馆参观的人,亦可在这灰岩、绿植、流水、游鱼的人间景致中,近距离感受水月观音那份逍遥自在的洒脱感。

此外,观复博物馆还与台湾雕塑艺术家林昭发先生,联合开发了「佛家心语系列-水月观音」作品。

多年前,马未都先生与林昭发先生因小沙弥雕塑结缘,相识于台中的日月潭。

林昭发出生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那是个淳朴,而佛教风气鼎盛的小镇。

在埔里,他从小接触到大量的佛教雕塑、禅寺、庙宇,也由此对雕塑产生的浓厚兴趣。

我们选取产自南投埔里的,素有“台湾十大雅石之首”的铁丸石,进行水月观音石塑的创作。

铁丸石的石心为黑灰色,表面则色沉如铁,大约形成于万年至0多万年前,极其稀少珍贵。

南投埔里铁丸石

与一般石材相比,铁丸石的密度更高,石质更加细腻温润,像西施的皮肤一般,因此它还有个别称,西施石。

优质的石材,使得整尊水月观音更加栩栩如生。

水月观音坐于大海中的岩石上,垂左足,乘莲瓣,右足竖膝,微微仰起脸,望向水中之月,若有所思……

镜花水月原非真,求而不得又如何?

何必执着

你可能留意到了,不宗教场所的景别,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龙门石窟、在寺院、在博物馆、在家祠或者在家中设立的一个小佛堂,都是不一样环境。

但一尊佛像却能在不同环境中,不动声色地影响甚至改变周边的氛围。这或许就是其承载的宗教精神所在。

10月24-25日,观复博物馆「佛家心语系列-水月观音」铁丸石石塑,限时折扣。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入。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要放一尊水月观音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