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散文随笔赵志昌西南游记十
TUhjnbcbe - 2021/1/13 3:56:00
治癜风好方法         http://pf.39.net/bdfyy/

总第期*编辑/如梦

西南游记

(十)博大峨眉山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虽然还没出来太阳,但我们想要趁早赶到山顶看日出的设想恐怕要落空了。当然听人们说,就是到了山上能看到日出的机率也是很低的。那里常年云雾蒸腾,若能赶上早晨看到太阳,去欣赏那天下少有的奇景,只能凭着一种运气。我们坐着大巴车在山道上行驶。一条条沟一道道岗,一座座峰峦,左拐右弯步步升高。车子走了一阵又一阵,进入了那浓密的雾气层,四周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们仿佛在蒸笼之中根本辨不出方向。后来我们又慢慢上到了云层之上,眼前又变成了另一个世界。坐在来回拐动盘旋的车里,看着脚下那漂浮的白雾和露出尖顶的几个山头。心中不禁浮出一股诗画般的意境。远望云海浮舟山,心惊车轮频转弯。身在万里异乡路,情入豪宵纵云端。经过了九九多多的拐转盘旋,车子终于在一个叫做“雷洞坪”的地方停下了。这里有一片较为宽敞的空间,是游览车的终点站。从这里往上需要步行三里多路,然后才能坐索道车上山。这一段路不是很陡,除了可以看看侧面沟底的风光景色,也就是路上你能看到有些猴子在树丛中玩耍。人们大都低着头在默默地走,偶尔在两山之间的空隙处或者是高高的桥面上停下来瞅一眼或拍一下照片。忽然,我发现在我前面的两个知识分子模样的老者一边走一边在聊着关于峨眉山的一些事情,而且唠得挺专业。他们好像是专门从事自然地理的研究人员。所以我就跟在后面,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峨眉山的知识。原来这峨眉山处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经历了白垩纪、新世纪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几次地壳变迁而形成的产物。因为它是在不同时期多次发展,造成了地质情况的多样复杂,形成了各种奇山峻岭。它高大雄伟山势陡峭,且植被茂盛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的说法。峨眉山是在原本平坦的地带忽然间拔地而起,从山下的海拔三四百米,一下子升高了二千七百多米。山顶最高点的万佛顶达到三千零九十九米。因为山峰形成的时期不同,它们在不同的高度由不同的岩石构成,从底往上是以花岗岩、变质岩、石灰岩和玄武岩逐层分布。现在峨眉山还在以每年几毫米的速度向上增长。年汶川大地震峨眉山主峰一下子长高了两米多。由于多次地震造成的断层和褶皱,形成了冰川、岩溶、草甸和地下河流等各种地貌。峨眉山多雾多雨,温差很大。它的生物种类丰富繁多,有亚热带植物三千二百多钟,动物二千三百多钟。猴子是这里的一个主要物种,它们已经习惯了与人类相处,常常跑出来向游人讨要食物。峨眉山有“大峨”、“二峨”等四个主峰。我们爬的“金顶”就是它们中的第一高峰。整个山南北延伸二十三公里,面积一百五十四公里。其在大渡河和青衣江之间,主要的两座峰相对而対峙,形状犹如蛾眉。另外大渡河也叫“涐湄河”,所以人们给此山取名为“峨眉山”。听着记着,我默默地思考着。不知不觉几里路已经很快走完,我们来到了“接引殿”开始乘坐索道车上山。一个小型面包车似的罐车,二三十人站在里面,也看不到多少外面的风景,只五六分钟一下子升高了上千米,几十块钱的车费立马没了。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在坐钱上天”。下了索道车,再往上走过三四百米的路,就到了人们为之盼望见到的终点之地——“金顶”。“啊!”这金顶的确是非同一般。你看那一片两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山顶平地,上面建有几个辉煌的大殿。这些殿堂金碧辉煌都是佛教的样式风格。它们高大宽阔,翘顶飞檐,形状犹如北京的故宫,也似印度的佛殿。“金顶”一词有两个概念。一般人们把登上大峨眉山主峰的那一片平地称作“到达金顶”。其实真正的金顶是指在这块顶峰上几座殿堂之中的那个核心小楼。因为它最高,又是*橙闪闪的金子颜色,所以被称为“金顶”。金顶其实是用铜制作的,但镀上了金子。唐朝始建它时是用锡瓦盖顶,元代时称为“银顶”,明朝以后才改为“金顶”。它里面有峨眉佛教创始人普贤菩萨的骑象雕像,是整个庙宇中最高的境界。与金顶相临相通的有两个殿堂,一个是“华藏寺”,一个是“大雄宝殿”。当然在它们的内部和旁边,还包含有弥勒佛殿、祖堂、禅堂、方丈室等。它们建造得也很讲究,红墙*瓦白玉栏杆,梁柱喷漆大理石地面。寺庙里聚住着很多佛家僧侣。他们坐念唱诵,潜心修炼。其中有许多是佛教界的高僧信徒。寺庙侧方有一个“卧云庵”,内有饭堂客房,为僧侣和游人提供食宿。据说以前金顶更大,共有各类房屋间,可以同时容纳千人进食。但金顶几次被大火焚毁。几座大殿里分别展示着佛教界信仰的菩萨雕像和各种碑匾等历史文物。更有许多经书储藏。人们来这里有的是旅游观光,有的是为了拜见佛主。你看那华藏寺和大雄宝殿里人头攒动,有的在细读着古老悠久的篆刻碑文,有的在跪拜叩头,在为自己许下的夙愿向佛祖烧香祈祷。我不是信佛的人,我那老伴也不太敢进入庙里。我们只是在各个殿的门前简单转了转。看一看建筑,品一品那些朝拜者的各种心态。当然,庙宇门前,广场中央的那个巨型塑像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观察重点。你看,那几十米高的“普贤金像”,的确有很多的讲究。它高耸屹立发光闪眼。虽然它是铜质铸造却镀上了流金。在一个圆形的高台上,那慈祥庄重的普贤菩萨由几只大象驮着,朝着四个方向,分三个高度层级,他共有十张不同神态泰然自若的脸。这佛像48米高,吨重。据说这48米是佛家“四十八愿度众生”的深刻含义。那四方十面,代表着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的十个方位和时间上的无穷无尽。这即是佛理又是艺术。是教礼、教仪与造型的完美结合。对于佛教我不太懂。欣赏了一阵大佛雕塑,照了几张照片。忽然广场上聚起了一大堆人。不知是怎么个缘由来的一帮人,在佛像下大声地念诵和唱着经歌。然后他们排着队伍围着大佛一边走一边唱诵着。我凑过去试着观察,听不明白他们的经文,但能看出他们非常虔诚。这里不乏有一些非常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们一些人身穿袈裟,剃着光头,有的还戴着眼镜,他们是已经许诺终身进入了佛门具有才学的年轻僧侣。光顾了说佛教和庙宇了,其实让我们更感兴趣的,还是那金顶的绝世风光。在刚一上山的途中,我就不断地跑到路旁的悬崖边上去观赏照相。有时候甚至是被工作人员禁止驱赶的。我喜欢山,尤其是这种拔地而起高陡俊俏的岩峰。那是“脚踏千尺云,心随百峦飞”的意境。到达金顶,一般人们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前面的悬崖边,手把着栏杆向那无尽的远方眺望。当然你可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景色。有群山,有云海,有云层中的山峰,也可能会大雾弥漫让你不知身在何处。当然最幸运的,是你能够在早晚看到日出和晚霞。那种景色我没经过,凭想象就是了。一个脚下近千米悬空的独立高台,远方隐隐现现的山峦奇峰,在那瞬息万变流动着的云海之中,红红的太阳照耀着世界,释放着笑脸。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意境?!在金顶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不同的美丽景色。加上各种不同变换的天气,所以金顶这个流动的仙山就像是个万花筒魔术师,它有无穷无尽的美图和佳作。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你往东看:峨眉山、青衣江和大渡河、岷江,隐约可见弯曲环绕。成昆铁路一线贯穿南北;再向北望:蜿蜒的丘陵毗临成都平原;南面:大小凉山高低起伏层峦叠障;西侧:青藏高原诸峰披雪银光耀眼。好一幅江山如画,大地似锦!但你应该知道,金顶不是峨眉的最高点。在金顶南面的悬崖边有一条暂时不允许游人走的路。这条路通向几公里的远方。那里的确比这边还要更高,悬崖也更陡更深。一座影影绰绰的塔楼在阳光下奕奕生辉。据说那里叫做“万佛顶”,是个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好了,一个多小时欣赏不够,感慨万千。尤其是那金顶旁边的“舍身崖”,又被称作“天堂的阶梯”。它垂直向下悬空八百多米。即使你手扶栏杆也不敢过多探头去看。据说有无数个轻生者从这里纵身跃下。还用看吗?想一想都会吓出你一身冷汗。时间已过中午,该往回走了。我领着老伴来到索道站。吃了点东西,然后把她送上了缆车,而我自己则决定走那段步行的路下山。来时坐缆车太快了,什么都没看到。让老伴先回去找地方歇着等着我。而我自己则从这荒野的山道上慢慢走回去。十四华里远,估计一个多小时就能赶回去。这样一是可以多看些景色,另外也能节省缆车费几十块钱呢。走在那时缓时陡的山道台阶上,森林里一下肃静了很多。树木不算高大茂密,但寂静无声几乎看不到人影。我一步步踏着台阶尽量保持着平衡也加快着脚步。没有多少可欣赏的景色,倒是这种孤身的意境让我感到一种全新的体验。走几里地能看到一个房子,也就是临时搭起来给游客卖东西的那种。偶尔碰到一两个游客也都是从下往上走。每一个我都要停下来跟他们聊几句。问问还有多远,路好不好走。有时也唠一会闲嗑。他们大都是信佛的人,攀爬此山就是想锻炼意志,表达对佛主的真诚之心。我看到了两个僧人,他们是从上千公里的外地一直徒步走着而来的,能看出他们风尘仆仆有些疲惫的样子。还有的是年轻的大学生,有的是女孩陪着伴侣。你看她们平时娇生惯养,今天却是信心十足咬着牙在向上攀登。我几次被她们的精神感动,告诉他们:“不远了,金顶就在前方!”这其中有一个年龄较大的僧人,我是在坡度最大的一段路上遇到了他。只见他浑身湿漉,汗流夹背,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向上爬着。看他脚上手上似乎有伤绑着木板,一瘸一拐,他是在拼着力气。而且他每走三步就停一下,将身体跪下伏在地上,双手合十向上,用光秃的头亲叩着地面。那种虔诚执着,那种疲惫可伶,让我停下脚步远远地为他让路,看着他一步步走近。“师傅,辛苦了,歇一下吧。”我试着跟他打招呼,想跟他聊上几句。“谢谢。”他非常简单地回答。“师傅能告诉一下是从哪里来的吗?”我想简洁地知道一点他的最基本情况。他只是向我摆了一下手,什么也不说,仍然按照他的步伐继续向前前进了。我默默地站在那里,目送着他渐渐远去,心中涌起一阵感慨。信仰,这就是信仰,这是一种力量。林中渐渐出现了大雾,天空就像下小雨一样变得湿漉和阴暗。有时我不得不撑起了雨伞。再往下走,在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子里我坐下来歇了一下脚。道旁往里百十米处有一个农户的房子有些别致。道边的牌子上写着那里有个寺庙。我有兴致地走了过去,但站在门前有些疑惑。这是寺庙还是人家呀?它与其它旅游景点的寺庙完全不同。从大致上看,土木的房屋,漆黑的墙壁门窗,对面屋式的三间居室,屋里凌乱地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这不就是人家吗?可是你仔细看。门外两边悬挂着一幅木牌对联,门顶一个暗色的牌匾:“慈善堂”。进到屋里,门堂正中的墙壁上的佛龛里供着一个披着红衣的女神塑像——“送子观音”。女主人跑出来客气地跟我打招呼。我赶紧解释是过路的随便看一看。她笑着说没有问题,并告诉我这是她家,她只是帮助一些想要生育小孩的人念佛祈祷。因为当年她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决定感恩回报继承传播。这些年中已经有过许多灵验。她不要钱,如果成功了,有心再到庙里去给佛祖上上香就是了。我不敢过多打扰与她挥手告别,也谢绝了她邀请我坐下喝一杯茶的好意。的确是个善良的人,这是一种真的信仰。现在中国也有许多人信点什么。但大家都是想通过拜佛求神能得到点什么。像这种为了感恩回馈而虔诚祈祷的人真的不是很多。一个小时的路让我走了近两个钟头。看着日头西坠,我不敢再多停留,但是山路越来越陡,我的膝盖出现了疼痛。这下台阶是很费膝盖的。我担心自己的滑膜炎再犯了。不敢走得太快,有时就侧着身子往下迈动步子。天空越发湿漉。林中越来越暗,我挪动着沉重的步子终于走到了索道站口的接引殿。但通过电话联系,我还要走三里路到雷洞坪去与老伴汇合才能坐车。我真不愿走了。看到路边有由村民抬着的滑杆,我竟然有了一点犹豫。我也坐一次?一百八十元,也能花得起的。但我又算了一下,一百八十元,走二三里路,也就是十分二十分钟就没了。相当于我俩天的退休工资。而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这可以是他家人几天的生活费。不行,不能轻易花这种钱。我又不是残疾人走不了,干嘛需要别人抬着。想一想昨天在山下,看到那个大老爷们坐着滑杆,我还嘲笑他是“大地主”呢。忽然,我看到有几个人围着一个身材瘦小的男子,看起来好像他还有点瘸脚。只见他身上背着一个很大的竹篓,里面装满了河里捞出来的沙子。他用手上拿的一根棍子支撑着站在那里休息。有的人详细问他,他说是从山下背到山上去给建筑维修的用。那一筐沙子怎么也得一百二三十斤,走那陡峭的台阶背到山顶将会是非常辛苦艰难的。他背一趟能得一百多元,一天顶多能背两趟。二百元,如果我坐滑杆,二十分钟就花没了。你看那个背沙的农民挺高兴的样子,他说要比在家种地强多了。我心中生出一片感慨。人与人不能比呀。人不要说有什么是受不了的事。到什么时候,就得说什么话,做什么样事。想到这,我好像来了点精神。伸一下腿,好像疼的也不是那么严重。我试着把腿抻开,侧着身子尽量不让膝盖拿弯,并且不断变换着姿势,尽量用脚尖使劲。有时候没等脚跟落地,就连着顺势抬起另一只脚横着迈下台阶。哎,这一招果然好使。膝盖它是怕拿弯,怕往下顿,怕反反复复一种动作。如果你换着方式脚尖着地,快点步子横着使劲,膝盖用不着顿了,即使你走的快也没太大感觉。我接着用这种方式颠着步往前蹿,一步连着一步简直是跑起来一样,但倒不觉得怎样疼。跑得快还不疼,真好!“唰,唰”,我在林林行行的人缝间穿行如梭,脚底像抹了油一样在台阶上滑动,真有一种飞的感觉。很多人吃惊地看着我,我自己都感到一种震惊。“啊!我竟然发明了一种跑着下山不伤膝盖的好方法。”当然,很快我也跑出了一身的汗水。也幸亏我有一种很好的身体平衡能力,否则一旦跌倒可就麻烦了。人往往就是这样。只要你不怕困难,可能会爆发出一股意外的力量。“唰唰,唰唰”,我移动在台阶上。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单腿时而双脚。时而跳跃在道边上,时而奔跑进路边的树丛里。踩着草地那般软软的,觉得非常舒服。三里多路,不到十分钟我就从山上跑了下来。找到了老伴,我没觉得腿疼,可她却有些疲惫无力了。我们决定结束旅行,坐汽车往回返。下山的路总要顺一些,汽车途中路过几个景点,听名字基本都是一些寺庙,也应该停下看看的。但这老太婆哪也不想去了,所以我们就直奔山下。在路上闲着,我打开手机在网上搜了一下有关峨眉山的更多资料。噢,有好多信息是我们不知道的。峨眉山具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的始祖轩辕*帝就两次来峨眉山问道取经。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已名声遐迩。到了汉代,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开始修建普贤寺在此传经布道,将当时属于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向佛教转变。唐朝初期这里得到了很大的扩建。一世纪中叶,佛教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逐渐进入了峨眉山以及四川的文化之中。到第六世纪时整个四川已经有一百多处庙宇。佛教,道教和儒家在这里互相融合互相影响。明清时期峨眉山佛学鼎盛,逐渐成为中国宗教传播发展中心。其与五台山、普陀山和九华山一起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山”。峨眉山的名字,有多种说法。在《峨眉郡志》中形容峨眉山:“云鬘凝翠,鬓黛遥妆,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此文是官方史书记载,意喻峨眉山形如一种蛾虫,媚艳娇美。我查了一下,昨天入山时门口那个牌楼上的“震旦”二字,就是指中国。这是印度人对中国的一种尊敬称呼。“震旦”,震惊的日出之地。峨眉山佛教文化影响深远。它的建筑也多是佛教特点。山上的报国寺、善觉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睹光台等众多景点大都有着宗教的色彩。峨眉山金顶是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早期经历过很久的繁荣。但它也数次遭到破坏。清朝道光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当时相当辉煌的整个大殿,仅有一块刻记着建庙历史的文字铜碑剩下。光绪年大庙重建后慢慢恢复了原样。但解放后文革时期寺庙被造反派侵占破坏,并把庙堂当成了柴油机房。因此引发大火,烧毁各种铜制金质器皿无数,还有象牙佛、锡莲灯、佛经书和名人书画等文物八千九百七十二件。著名的永德和尚也被烧死。文革之后,一九八六年,国家拨款对金顶进行重建。四年后基本恢复并向游人开放。二00四年,借台湾教友资助,在大雄宝殿门前的广场上建起了那座很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十方普贤”铜像,它在世界上都是著名的。峨眉景区现共有寺庙三十多处,建筑面积达十万平方米。峨眉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有李白、苏东坡等大家名人留下的诗篇文字和各种藏品六千九百来件。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山茶文化和各种艺术在这里交相辉映。金顶上的“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正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争相睹看。真的不错,我很高兴,没有白来。啊!峨眉,不仅是一座雄伟秀美的山,也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丰富,神奇博大的山。(连载待续)

往期部分作品链接

赵志昌:西游小记(1)

赵志昌:西游小记(2)

赵志昌:西游小记(3)

赵志昌:西游小记(4)

赵志昌:西游小记(5)

赵志昌:西游小记(6)

赵志昌:西游小记(7)

赵志昌:西游小记(8)

赵志昌:西游小记(9)

赵志昌:西游小记(10)

赵志昌:岁月*泥河(1)——久远的青山

赵志昌:苦乐*泥河(2)——艰苦岁月

赵志昌:情满*泥河(3)——民风纯朴

赵志昌:浪漫*泥河(4)——文化与文革

赵志昌:火热*泥河(5)——森铁与林场

赵志昌:游览*泥河(6)——难忘的小火车

赵志昌:沧桑*泥河(7)——兴衰巨变

赵志昌:痕迹*泥河(8)——历史的记忆

赵志昌:梦想*泥河(9)——未来的推测

赵志昌:梦游*泥河(上)

赵志昌:梦游*泥河(下)

赵志昌:老白山上一棵草

赵志昌:小镇精英系列报道之小镇之子

赵志昌:钗头凤·贺中秋

赵志昌:师之楷,张维然——执着的信仰

赵志昌:北国之春

赵志昌:祭恩来

赵志昌:森铁惨剧1.28

赵志昌:感叹胡杨

赵志昌:恼人的菜刀

赵志昌:新版“梁祝”再化蝶

赵志昌:怀念我的父亲赵书绅

赵志昌:六十岁宣言

赵志昌:故乡山里红

赵志昌:冰清玉洁*泥河

赵志昌:无味的"水稗草"

赵志昌:端午之*

赵志昌:生命的力量

赵志昌:我家大东北

赵志昌:故事传说—神鹿山(上)

赵志昌:故事传说—神鹿山(下)

长白山(1)《美女成峰》赵志昌

长白山(2)《妖爆火山》赵志昌

长白山(3)《英雄出世》赵志昌

长白山(4)《拯救长白》赵志昌

长白山(5)《决战天池》赵志昌

长白山(6)《今日美景》赵志昌

长白山(7)《圣山神秘》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1)--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2)--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3)--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4)--赵志昌

赵志昌:状元松(1)

赵志昌:状元松(2)

赵志昌:状元松(3)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1)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2)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3)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4)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5)

赵志昌:净月传奇(上)赵志昌:净月传奇(下)

赵志昌:同心树(上)

赵志昌:同心树(中)

赵志昌:同心树(下)

赵志昌:南湖野鸭岛(上)

赵志昌:南湖野鸭岛(下)

赵志昌:孝子坟(上)

赵志昌:孝子坟(下)

赵志昌:人情草(上)

赵志昌:人情草(中)

赵志昌:人情草(下)

赵志昌:龙潭之源(上)

赵志昌:龙潭之源(中)

赵志昌:龙潭之源(下)

赵志昌:龙在龙湾(上)

赵志昌:龙在龙湾(下)

赵志昌:南湖莲荷(上)

赵志昌:南湖莲荷(中)

赵志昌:南湖莲荷(下)

赵志昌:传奇秀美威虎岭(上)

赵志昌:传奇秀美威虎岭(下)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上)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中)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下)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后记)

赵志昌:小镇之子——真正的友谊

赵志昌:小镇之子—非凡的葬礼

赵志昌:小镇之子—老魏叔

赵志昌:小镇之子—好局长,周文康

赵志昌:小镇之子—“杨家将”

赵志昌:小镇之子—老者如山

赵志昌:西南游记(一)

赵志昌:西南游记(二)

赵志昌:西南游记(三)

赵志昌:西南游记(四)

赵志昌:西南游记(五)

赵志昌:西南游记(六)赵志昌:西南游记(七)

赵志昌:西南游记(八)

赵志昌:西南游记(九)

作者简介:

赵志昌老师,自幼生长在林区,走南闯北,从事英语教学四十多年。喜欢文学写作。现已撰写大量散文、小说、游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有关故乡小镇的历史和人物回忆。为发展民间文学,弘扬德善,现正在收集各种各样有意义有趣味的人物和历史素材。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共同创作。电话

SUNSHINEHOMEWCP

阳光家园
  

 1.所有来稿必须本人原创,诗词歌赋、散文杂谈、小说连载、音乐书画等题材不限。


  2.阳光家园具有原创保护功能和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发表在其它
  3.来稿一经采用,将自动视为授权阳光家园原创版权推送。来稿一周内未被采用推送的,可自行转发其他平台。投稿前请自行纠正稿件格式、标点、错字等问题,做到文责自负。


  4.稿酬由读者来定,赞赏按四六分成,作者六,平台四。稿酬以红包形式十天以后统一发放,没赞赏就没稿酬,平台四成将作为阳光家园运行奖励机制以及平台全体编辑的酬劳,十天后打赏金额归平台运行所有。

5.文中所有音乐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音乐、图片等配置有特殊要求的,请投稿时一并提出,发表后将不予修改。

投稿信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随笔赵志昌西南游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