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宋元影青瓷观音像
TUhjnbcbe - 2024/10/26 16:28:00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与本土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到唐代已成盛况,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上也相互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典型的佛印象在陶瓷艺术制作中也有了较定型的呈现。观音在整个佛教文化中的演变以及在汉化佛教中的定型是一个最丰富、最意味深长的过程。

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陶瓷产区,生产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其中也包括观音造像。

从现有的资料表明,北宋时期景德镇开始烧造陶瓷观音,且多为素胎,后施以彩绘,尚停留在对泥塑彩绘及木雕彩绘造像的模仿阶段,没有突出陶瓷本身的材质特点。南宋时期,其烧造得以发展,从所收集的标本来看,像身仍为素胎,但服饰已经开始施以青白釉。菩萨大多头戴化佛冠,其花鬓较为复杂。身穿通肩袈裟,饰璎珞。此时虽然延续了北宋时期素胎加彩的装饰手法,但已经逐渐显现出陶瓷的特质。

元代景德镇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运用,胎中氧化铝的含量增加,烧成温度相应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陶瓷材料的表现力增强,光润莹洁的釉面及繁复华丽的装饰使瓷塑本身的魅力展露无遗,陶瓷观音的造型更加精细、装饰更加繁复,这也更加贴合元代追求华丽的审美倾向,使景德镇陶瓷观音在元代达到了顶峰。此时的观音像一般为通体施青白釉,花鬓冠不如南宋时期夸张,但更加精细,多着通肩袈裟,璎珞装饰更加复杂,坐姿多轮王坐。另外这一时期的其他附加装饰有所增加,出现了加佛龛类型的观音造像,并且出现了侍者、跪拜弟子等。同时,由于青花的出现,这一技法也用在了陶瓷观音的装饰上。

因其技术改革,造型贴合时代审美需求,元代景德镇陶瓷观音的制作达到了顶峰。

随着德化窑的崛起及审美倾向的变迁,景德镇陶瓷观音在明代走下了巅峰。这一时期景德镇观音造像由元代的精细繁复转为学习德化窑的艺术风格,追求流畅简洁,头饰中,披风、高髻取代了繁复的花鬟冠,复杂的璎珞装饰也不见踪影。

在造像特征上,从唐代开始,观音的形象就开始出现了女性的特征,并且在宋代彻底完成了由男到女的性别转变。观音形象的女性化一是因为中国文化中阴阳对偶的思想影响,女性的观音与男性的如来相对。其二是两性之中最能体现慈爱和悲怜的是女性,女性形象的观音是佛教慈悲胸怀最适于本性的体现。

景德镇陶瓷观音造像均为柔美宁静的女性化形象,客观地说明景德镇烧制陶瓷观音时遵循的是汉传佛教的造像法则。

随着宋代开始佛教世俗化倾向,观音身世的另设立,其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的精神逐渐广为流传,观音信仰渐渐脱离了正统的佛教经典而民间化。

从南宋开始,形式普通、宽袖长袍的通肩袈裟代替了程式化观音造像中的天衣、披帛,清代的造像更是直接穿着世公的广袖长袍和长裙。其坐姿也由标准像的结跌坐姿势逐渐演变为是比较随意自在的轮王坐姿。最明显的特征是头冠的变化。从元代开始,观音造像头冠中的化佛就在逐渐消失,元代的青花观音像甚至头戴凤冠,明清时期则完全被披风所取代。(化佛冠是汉传佛教中观音的标志,观音是净土三圣之一,他和大势至是阿弥陀佛的胁侍,阿弥陀佛是观音的精神之父,因而在观音的冠上有阿弥陀佛的形象,这是识别早期观音的最好标记)

北宋时期景德镇开始烧造陶瓷观音,南宋得以发展,在元代由于工艺的革新达其制作顶峰,而明代开始滑落,但其烧造一直延续至清代。随着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景德镇陶瓷观音经历了素胎彩绘素胎彩绘部分施釉满釉装饰满釉加彩绘的发展过程。景德镇的陶瓷观音造像遵循的是汉传佛教的造像法则,但也因为观音信仰的世俗化,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正统佛教造像的仪轨。(化佛冠的消失及衣衫的变化过程正反映了观音信仰世俗化的一种表现过程)

宋元影青瓷观音像宋元影青瓷观音像宋元影青瓷观音像宋元影青瓷观音像宋元影青瓷观音像宋元影青瓷观音像宋元影青瓷观音像

上面的宋元影青瓷观音像高33.5厘米、宽17厘米,灰白胎,全手工捏制,点洒青白釉,全品。

海浪鱼莲纹底台,观音半跏趺坐蒲团于潮音洞龛中,洞前童子立于莲花上。塑像为观音水月静坐式,头戴宝珠花冠,身披广袖肩衣,胸前璎珞,跣足跏趺,面容丰腴,端庄娴雅。莲花、童子、水浪、洞壁,亦制作精细。

整器造型精美大气,线条流畅,胎坚釉润,气韵非常,属宋元瓷塑典范之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元影青瓷观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