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2 16:27:00
第15期: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隋唐时期,国家强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为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时的佛像不再模仿外来的艺术风格,而是向着本土化、个性化的模式发展,造像艺术达到鼎盛时期。隋唐以来,佛舍利供养之风大兴,丝路重镇泾州(今泾川)一度成为统治者和佛教徒供养和瘗埋佛舍利的佛宝圣地,大兴国寺、大云寺、龙兴寺累代兴建,舍利供养代有传承。舍利容器与瘗埋制度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印度佛教瘗埋舍利的方式是起塔安葬。佛塔传入中国后,舍利的瘗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隋代之前,大都将舍利装在瓶内,放入石函,埋入塔基之下;隋代以后,塔基下多建石室、地宫安葬舍利。唐代还出现仿墓室地宫,由台阶、甬道、主室构成,而函则有多重,舍利容器有金棺、银椁、玉棺等。隋代大兴国寺、大周(唐)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隋仁寿元年(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分佛祖舍利给全国30个州并诏令修建舍利塔供奉,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14粒佛骨舍利。唐天授元年(公元年),大周皇帝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遂制铜匣、金棺、银椁及琉璃瓶供奉佛祖舍利,并在石函四周刻题铭文记载此事。年,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村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唐塔地宫,五重套函盛装的佛祖舍利惊现于世。年9月,经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大云寺遗址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03:04泾州大云寺舍利套函由内向外共五重:玻璃舍利瓶:高2.6厘米,腹径2.1厘米,口径0.5厘米。白色透明玻璃质。小口,鼓腹,平底,内存佛骨舍利14粒。金棺:长7.5厘米,前宽6.0厘米,前高6.0厘米。覆瓦式棺盖,平面梯形棺身,下有勾栏底座一周,总体前高后底、前宽后窄。棺盖、棺身前端及两侧镶嵌白色珍珠与绿松石,贴金片莲瓣、莲蒂等。金碧荧煌,光彩夺目。银椁:长10.7厘米,前宽8.4厘米,前高9.3厘米。形制与金棺基本相同。椁身两侧前后各附一圆环,通体錾刻缠枝忍冬花纹。鎏金铜匣:通高12.7厘米,长12.3厘米,宽12.3厘米。覆斗形盖,平面方形匣身,底部出方形座。盖顶正中嵌莲花座桃形银钮。匣体正面有三个花瓣形银扣,挂鎏金铜锁钥;背面有两银质合页将盖与匣身连接。通体錾刻缠枝忍冬花纹。石函:通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灰色大理石质。平面方形函体,覆斗形盖。盖上有阳文隶书“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字铭文,四周雕刻缠枝忍冬花纹。函体四周及口沿遍刻施主姓名及铭文千余字。这套五重舍利套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棺椁式瘗埋舍利的实物资料,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习俗相融合的一个例证。隋唐石佛造像隋代至唐初的佛教造像,上承北周遗风,下启大唐新韵。佛像面相方圆,脖颈略显粗长,躯体敦实;菩萨像比例协调匀称,整体造型婀娜优美。隋石雕观音立像隋(公元-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石雕菩萨头像隋代出土于平凉四十里铺禅佛寺遗址,现藏平凉市博物馆。隋唐金铜造像隋唐时期的金铜造像较北朝时期造型繁缛精细,构思巧妙别致,制作工艺洗练纯熟,且多采用通体鎏金的技法,体现了富丽堂皇的盛世气象和金光灿灿的奢华之风。鎏金铜观音立像唐代,征集于灵台县,现藏平凉市博物馆。鎏金铜七佛像唐代,征集于灵台县,现藏平凉市博物馆。铜观音菩萨立像隋仁寿二年(公元年),灵台县博物馆藏。鎏金铜观音菩萨立像唐(公元-年),平凉市博物馆藏。塔式罐塔式罐也叫皈依罐,俗称魂瓶,因形似佛塔而得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初为佛教僧侣或信众荼毗后盛装骨灰的特殊葬具,后来逐渐演变为陪葬的明器。以三彩陶最为多见。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高耸的圆锥形盖;中部作罐形,鼓腹,平底;下部为高大的底座,承托罐身。彩绘陶塔式罐唐代征集于平凉市崆峒区。现藏平凉市博物馆。来源:市博物馆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现正式向广大读者征稿征稿方向:参照本平台以往发布稿件类型;征稿形式: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