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8 17:49:00
传承、创新传统技艺焕新颜■本期执行:赖小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各类雕刻艺术丰富多样,尤其是古建筑上的木雕。许多民居、庙宇、祠堂、庭院等建筑的梁柱、拱托、藻井、窗花、栏杆等处,都有较大面积的雕刻装饰,它们又大多是惠安木雕师傅所刻制。新中国成立之后,惠安木雕除了延续建筑雕刻,与全国各地的木雕行业一样,也拓宽了木雕生产制作领域,以适应社会不同需求。“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和这座城市共生共长。作为传承人,我们有责任让非遗不老,永葆青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郑生强表示。郑生强(左)和父亲郑君亮、弟弟郑生勇痴迷木雕世代相传从15岁迷上木雕到现在,郑生强这一迷就是大半辈子……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生强,年出生于台商投资区的一个木雕世家,是第五代传承人。他的祖辈长期参与晋江、石狮一带的寺庙、宗祠、民居等古建筑木作雕刻,因技艺精湛、经验成熟,远近闻名。年,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再次大修,郑生强的曾祖父郑国来成了主要骨干之一。郑生强的父亲郑君亮就经常随祖父到开元寺。他细心地观察了开元寺大殿梁柱上神态各异的“飞天乐伎”和各类的神像,并不时向师傅们提出各种问题。后来,只要有时间,郑君亮就跑到泉州开元寺、崇福寺、承天寺、泉州府文庙,以及西街的古民居等建筑内,观赏和琢磨那些巧夺天工的古老建筑木制雕刻。每当指尖触及木雕凹凸起伏的表面,感受前人留下的历史印迹,他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时间一长,他对闽南木建和木雕技艺达到了痴迷程度。几十年过去了,敦厚朴实、低调无华的他,已是“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他独创形影雕刻技法,把传统的屏雕手法和石雕、影雕的线影技法巧妙融合,以“舍虚取实”的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创出了形影木雕的技法。他用这种技法雕出来的木雕作品别具一格,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几十年来,郑君亮以传承木雕技艺为己任,先后带徒60余人,他的许多徒弟如今很多已经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郑生强很好地接过了父亲木雕技艺传承的衣钵。年,郑生强初中毕业就开始半工半学跟随父亲郑君亮,到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学习仿真雕刻。在父辈的艺术熏陶下,他痴迷木雕,并经勤学苦练自成风格。他的作品呈现一种质朴、大气、浑厚的韵味。多年来,他的作品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赛,均获大奖。多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火眼金睛》《明心见性》旧题材新创意新审美中国的宗教人物是泉州木雕的重要题材,长久以来,木雕巧匠以之为原型进行创作,产生了不少木雕精品。郑生强跟随父亲郑君亮学习,发现父亲在创作生涯中,不间断地追求作品的创意和技法的创新,特别是在近10年来,父亲的作品融合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郑生强传承了父亲的创新精神。他认为,文化艺术乃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社会潮流与时代审美风尚的承载者,各个时代都有时代的艺术风格。比如木雕者经常雕刻的观音形象,其题材大多数是慈航普度、送子观音、千手观音等,其神态大多为庄严肃穆、超凡脱俗、和蔼可亲、普度众生的样子。他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创作出适应当代社会文化和当代人审美情趣的观音形象,这是当代工艺美术师应该有的责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目睹了四川安岳石窟和大足石窟的佛教雕塑艺术。大足石刻艺术所饱含的丰富的世俗情感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他产生了将日常生活体验和世俗情感融入观音题材的艺术创作中的想法。在查阅许多佛教文献典籍,并经过实地考察以后,他对观音菩萨造像的初创及演化过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加以研究和创新。他创作的《水月观音》,以古画中的水月观音加以想象创作设计,以半月为背景,观音放松、悠闲地坐在月亮的莲花座上,让人联想到一池碧波之水、月照水、水映月,而美丽的观音漂浮在云层之中,池中莲花盛开;他受敦煌千佛洞壁画观音图像的启发,选用香榧木材创作雕刻了作品《浪游》。作品中的观音半仰头,身上装饰甚是华美,头饰是吉祥的莲叶,莲叶小船底部有翻滚的浪花,甚是唯美;传统的观音造型往往比例不甚科学,衣冠配饰比较简陋,他在创作中有意识地遵循现代人体比例。他的作品《宁静》的主题是根据观音普度众生的故事而创作,但表现形式体现观音佛像的人体美、慈母美、材质美等现代审美因素。行云流水般的衣纹、飘逸的冠带、多而不杂的配饰,使作品焕发出新的审美愉悦。《老子》《女娲补天》取法根雕精进技艺郑生强还喜欢根雕创作。“吸天地之精华,纳灵气于神工”,根雕作为一种奇巧结合的艺术,给他更多创作的可能。他表示,根雕创作其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原材料的取舍,取土去皮,抛光打磨,去掉与作品相冲突的多余部分等等,都要运用丰富的根雕经验和艺术敏感,将个人的艺术构思深藏在作品的自然形态之中。”他认为自然美才是真正的大美。树根的形态、纹理、动势、结疤、粗细交错的枝干等树根结构组织,本身就是根雕的艺术语言,是精华之所在,是作品表达主题的灵魂。他说,根雕作品造型艺术比较抽象,讲究的是“形和势”巧妙地结合起来,如作品《火眼金睛》,就是根据树根的题材而定,“一根在手,百看千相,反复揣摩,待构思成熟后再动刀,否则无法弥补人为的损坏。”郑生强强调。他的作品《女娲补天》只是稍微动刀,就给人浑然天成的艺术享受。“它们总能诱发人们投身于根雕创作的兴趣爱好,触发人们对作品外的社会现象、时代精神、生活意义的启发和思考。”郑生强说根雕往往容易将人们带入一个新境界。木雕制作流程步骤一:构思并画设计稿。步骤二: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步骤三:凿粗坯,这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地放宽。步骤四: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