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吴县繁华如许,遍览世间乐土四吴县
TUhjnbcbe - 2024/6/29 17:00:00
                            

吴县繁华如许遍览世间乐土(四)——吴县原创高阁临渊博物馆丨看展览

约年前,崧泽、良渚文明时代,最早的一批先民就已经在甪直定居。这年来,从最为微小的部落,发展为唐时的村落,明清的重镇,终至现今格局。

甪直镇发展历程

当各色村镇开始生长之后,整块土地便开始律动起来。伴随着远道而来的朋友,与水畔原著的交融,组成吴县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开始显现——吴县的人文。早在春秋时期,当楚国越国还被视作蛮夷之时,吴国已有了季札鲁国观礼。这份古老的知礼,成为千年来吴县全部文化的脉络,将此地滋养为世间乐土。

第四部分

自在:我的吴县

当一片区域以千年作为时间纪年的尺度,如果找不得多少古迹,是绝不可能的。

大运河南北向纵贯吴县,使得这里从隋唐起便成为国家级的运输干线,每到秋冬,西风骤起行船如无拉纤,便无法北上,而澹台湖一处成为纤夫最大的阻碍。时任苏州刺史王仲舒捐献玉腰带募资建桥,乃作宝带桥。

宝带桥

长桥卧波,桥面平坦供纤夫行走,桥下53孔连缀用以行船,为我国现存最长的石拱古桥。后虽多次经历大水冲垮与重修,到现在已成公路桥下一段闪瞬而逝的风景。但其作为苏州南下要道的时长,已足够让它退休,看着现代化的后辈承过它的职责。

宝带桥与吴东快速路

古桥本就罕有,而吴县更为珍贵的两项文物,位于两座寺庙中,“天下罗汉两堂半”,而吴县便独占其中一堂半。

紫金庵位于洞庭东山西卯坞内,建于南梁时期,其中罗汉堂中的罗汉塑像为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所塑。他们所塑十六尊罗汉形态各异,表情细腻生动,托塔、降龙、伏虎等罗汉各具特色。至明代时,邱弥陀增塑八尊。除罗汉之外,堂内三世佛、鳌鱼观音,乃至作为背景的佛教形象,皆有可圈可点之处。以泥塑手艺展现衣袂轻盈,其手艺令人叹为观止。

紫金庵塑像

另外半堂位于甪直保圣寺的更具价值,出自唐代“塑圣”杨惠之之手,这边的罗汉并非并排排列,而是嵌于塑像模拟出的云海山崖间,更为大气。只可惜半堂罗汉在保圣寺大殿坍塌时被毁,如今剩下的九尊在抢救出后成列与保圣寺古物馆中。

保圣寺罗汉像

紫金庵与保圣寺,既有稀世珍宝传世,同时本身作为古刹也是周边区域的信仰中心。在吴县几乎所有村镇都有相似的信仰中心存在。

木渎古镇的明月寺、灵岩寺,光福古镇的光福寺、司徒庙。其中,司徒庙相对特别一点,原本用于纪念东汉光武帝时退隐在此的大司徒邓禹,庙内有四株树龄超过年的古柏,因其造型奇绝,在乾隆下江南时获封“清、奇、古、怪”四名。

司徒庙,“清奇古怪”

村镇之外同样有着古迹轩辕宫与寂鉴寺便是如此,两地恰巧都有元代的遗存。

东山杨湾的轩辕宫正殿,其巨大斗拱,足以证明其始建年代早于明清。正殿架构之壮阔而深秀,也是后世祠庙建筑所不能及的,特别是被加粗强调的四金柱之间围合的梁架空间,森严而使人生畏。

轩辕宫正殿结构

位于天池山的寂鉴寺,则拥有三座元代仿木的石质建筑,“西天寺”、“极乐园”与“兜率宫”,以条石模仿木建筑的结构,丝毫不用担心建筑受不了岁月摧残。

寂鉴寺

三座建筑中“西天寺”尤为独特,殿内六座藻井共同组成屋顶,明间后藻井最为华丽,其外廓正方,而向内收敛为八角形,最终收为圆形,自边至顶,共十一层,均以袅混线脚,“霸王拳”式耍头、斜拱及“巴达马”式短柱出跳,逐层收缩构成。中央圆形藻井,饰有太极、卷叶莲花、如意头等,让人联想起藏传佛教的装饰。

西天寺内藻井

西天寺外在屋脊后设有“龟头屋”,目的在于提升殿内高度容纳藻井。石质建筑在苏南地区本就罕见,省内只此一例,足见寂鉴寺的珍贵。

西天寺“龟头屋”

在这等灵韵之地生活,涵养出的文化,也自是温润平和的。且面对外来者,均是一副来之则安的样子。

随着衣冠南渡,中原士子大举来到江南,定居于太湖之滨。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在长久的时间里,也捏成了吴县该有的样子。抬阁是一种流行与中原的表演艺术,却在东山也有同样的习俗。

东山抬阁

通过道具和戏服的配合,使得参与表演的儿童演员们如同凌空站立一般,看起来惊险又刺激。鼎盛之时,东山村村都有抬阁,每遇表演,数十只抬阁招摇过市,热闹非凡。

东边的甪直同样承接到一项从中原而来的文化习俗——甪直宣卷。宣卷为宣讲宝卷的建成,初时为僧侣向民众讲述佛经故事。在来到江南之后,融入了当地民乐,发展为甪直宣卷。

宣卷图片

而抬猛将,则是吴县原生的习俗,猛将是“驱蝗之神”,可保佑五谷丰登,在东山诸公井亭内便供奉着猛将的神像。猛将异于其他高高在上的神灵,喜欢与民同乐,因此每逢过年,村民都会将猛将菩萨请出来,抬着他巡游村镇,成为独具特色的年俗。

抬猛将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以好山好水伺候,自然也会出得青史留名的人物。陆巷的王鏊算一个,而在此前的唐朝,“甫里先生”陆龟蒙早已在甪直隐居逗鸭;宋朝之时,范仲淹在此忧国忧民;明朝初年,香山帮鼻祖蒯祥带着他的匠人赴北京营造紫禁城;明清交际,吴门名医吴有性著称《温疫论》。

及至近代,在这片最富庶的土地上,涌现出第一波新的思潮,维新人士冯桂芬、沈柏涵,报业先驱王韬,教育家叶圣陶。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他们从吴县走出,以吴县的文化推动着整个中国的前行。

吴县,乃是一座摇篮,孕育过中国最早的文明火种,也孕育出全国的经济重心。都会、田园、河川、山陵,镶嵌交织,有如锦绣。士绅、商贾、僧侣、农户、渔人云集于此,各得其乐。商品贸易、手工业、建筑业、医疗等各行各业,亦随之日趋繁荣。作为一颗闪耀于长江河口的明珠,吴县所代表的是真正属于此地的文化。

原标题:《吴县繁华如许遍览世间乐土(四)——吴县》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县繁华如许,遍览世间乐土四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