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京十竹斋2021秋拍随缘自喜明清佛
TUhjnbcbe - 2024/6/9 18:11:00

清代统治者利用佛教怀柔蒙藏等边疆民族的政治和宗教上层人物,加之统治者也崇信藏传佛教,因此广建佛寺,精工制作大量佛像,得益于清统治者采用“因俗柔人”的政治思维和独尊格鲁派的统治政策,藏传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为表达和传播藏传佛教文化,多种形式的宣传艺术活跃起来,其中,铜造像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清代的藏系铜佛造像艺术受到多方影响,在不同的传播地带具有一定差异化的造像特征。但是总体上,清代藏系佛造像具有身姿优美、线条流畅的表现特点,具有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独特气韵,是藏传佛教艺术中一颗璀璨光彩的明星。

由于清代藏传佛教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地域深远,故而不同传播地带的造像特征不尽相同,清藏系北京造像,即通常所说的清宫廷造像,在康乾时期尤盛。这类造像以金铜造像为主。

清铜鎏金千手观音

H:63.3cm

此尊千手千眼观音像,共有十一面、四十八臂。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正面最顶层为阿弥陀佛头像,其下四层面相各异,也是分别为不同类众生说法而显现的面相。其十一面相的组合,似头戴多层重叠由佛面构成的塔式宝冠。身着紧围颈项的华贵披肩帔衣与挺直敞口式的长裙,裸足屹立于覆式莲台之上。法身相居于中央,双手合十,神态凝重,庄严肃穆。其体态雍容华贵,自若泰然。除圆形耳珰与环钏外,全身披挂璎珞或珠宝。在其身背后周围,分布了数十双手臂,形成酷似辐射椭圆形光环,构成象征千臂的虚拟景观。

清乾隆铜鎏金药师佛坐像

H:18.5cm

此尊药师坐像,铜铸鎏金。药师佛饰螺髪,头顶塔型肉髻高隆,髻顶饰宝珠,面相方圆,五官端正,双耳垂肩,双目微合,低垂下视,嘴角微扬,略含笑意,神态怡然,面部刻画具有汉族人容貌的基本特征。躯体结构匀称,宽肩平放,端庄大方,身着袒右肩袈裟,衣纹起伏凸显,转折流畅自然,表现出了织物本有质感。药师佛四肢肌肉饱满,指掌刻划柔软生动,富有写实性和生命力。一手持金刚杵,一手置于膝上结胜施印,双脚结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台座上,其间裙褶折迭。莲花座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形连珠,束腰内收呈锐角状,仰覆莲瓣狭长,挺拔饱满,宛如菊花瓣,极有力度,主莲瓣间露出底层莲瓣一角,微微上翘,是标准的乾隆时期莲花座形式。

清乾隆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H:16.5cm

金刚手菩萨,又称“执金刚菩萨”、“秘密主”等,藏语称“恰那多吉”,蒙语称“恰格德勒”。他在藏传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化现,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大依怙主”,分别代表“力量、慈悲、智慧”三种特质,备受信徒尊崇。

此尊金刚手菩萨呈左展姿站立于覆莲座之上,身体重心放在右脚,右手执金刚杵向上托举,左手于胸口结期克印,整体动势富有张力,尽显菩萨象征的殊胜力量。尊像头戴五叶骷髅冠,火焰状的赤发红彩飘扬于头顶,面部丰圆,目如铜铃,呈忿怒相,神情威严。身材壮硕,上身袒裸,腹部圆鼓,腰间围一张刻满斑纹的虎皮裙,全身缀有璎珞、人头长链、臂环、手钏、脚钏等饰物,项间环一长蛇为项圈,气势撼人。整尊造像比例合度,造型端庄大方,身姿张弛有度,鎏金厚重亮丽,呈现出典型清代乾隆造像华丽精美的风格特征。

清乾隆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高:16.5厘米

金刚手护法,因手执金刚杵,常侍卫于佛,故又称之为金刚手菩萨,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在西藏地区,也是相当重要的雨神。金刚手菩萨是菩萨部大势至菩萨的忿怒像,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族姓尊”,分别代表“伏恶、慈悲、智慧”三种特质,也为“八大菩萨”(观音、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地藏、除盖障)之一。金刚手形相亦有多种,但最常见者为一面二臂三目,头戴五股骷髅冠,发赤上扬,须眉如火,獠牙露齿卷舌,三红目圆睁,十分怖畏,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期克印,以骨饰与蛇饰为庄严,蓝缎与虎皮为裙,双足右屈左伸,威立在莲花日轮座上,于般若烈焰中安住。修金刚手菩萨法,有无量无边之不可思议功德。

清铜鎏金无量寿佛

H:17.8cm

在中国,几千年来,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向神明祈求健康长寿的传统,故俗称“长寿佛”的无量寿佛广受信众追崇。此尊无量寿佛头戴华丽的嵌宝石五叶花冠,面庞丰润,慈目微张,略带微笑。胸前层叠嵌宝石璎珞,飘事绕臂在肘外侧飞舞成环,为静态造像增添了一丝动感。双手结禅定印托长寿宝瓶于腹前,双腿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之上,此形象为无量寿佛的标准姿态。周身的菩萨装束、饰品、比例及莲座与莲瓣的形制,均是汉地造但更偏向藏佛风格的外观形制。下承双层莲台,而非方形镂空雕花底座,背光与主尊十分贴合,且全身佩饰多处嵌彩色宝石,更显精致华美。

清乾隆铜鎏金无量寿佛

H:21.5cm

无量寿佛,亦称无量光佛、长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此尊无量寿佛头戴华丽五叶花冠,面庞丰润,慈目微张,略带微笑。胸前层叠璎珞,飘事绕臂在肘外侧飞舞成环,为静态造像增添了一丝动感。双手结禅定印托长寿宝瓶于腹前,双腿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之上,此形象为无量寿佛的标准姿态。后衬葫芦型火焰状背光,与乾隆朝普遍流行的带背光无量寿佛制式略有不同,下承双层莲台,而非方形镂空雕花底座,背光与主尊十分贴合,整体精致华美。

清乾隆铜那若空行母像

“六品佛楼”。

H:16.3cm

六品佛楼是清宫重要的一组佛堂建筑,"六品"是什么意思呢?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针对修密者不同根机(灵性、悟性)将密宗修习内容根据程度的深浅、成就的大小分为四个层次,即下品根机者修事部密法(功行根本),中品根机者修行部密法(德行根本),上品根机者修瑜伽部密法(瑜伽根本),上上品根机者修无上瑜伽部密法,其中无上瑜伽部又分为父续(无上阳体根本)和母续(无上阴体根本)两部,加上大乘佛教(即"显宗"、般若品)共称"六品(部)"。上世纪初,六品佛楼的藏品已经引起西方学术界的注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六品佛楼中的佛像大量流失,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

空行母是密乘之护法、行者伴侣及指导者,有大力,行于天空,故名“空行”,是代表智慧与力量的飞行女神。由于藏密重视空行,僧俗大众都对空行母尊神情有独钟。空行母形貌多变,通常可分为人形与兽面空行母两大类。此尊铜鎏金空行母即为人形空行母的常见造型。

此造像丰乳细腰,肌肉质感和四肢的动作塑造准确。上身满饰璎珞,造型生动,各部分比例匀称,单层覆莲座。造像铜质细腻润泽,做工考究,充分表现了空行母降妖伏魔的威猛气势,艺术风格特征鲜明,是乾隆时期北京官造常见的佛造像作品。

清铜鎏金绿度母坐像

H:53.5cm

尼泊尔式造像,主要特征是造像对象身材苗条,神态呆滞,姿势单一。

此尊绿度母比例尺寸精确,面相如年轻女子,头戴五叶宝冠,装饰华美,发髻高耸。耳下坠大耳铛,耳后饰宝缯。面庞圆润,饱满如月。璎珞、宝冠处均以镶嵌绿松石。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三宝严印。花朵开敷肩头,枝叶繁密。上身披条帛,从双肩绕双臂垂落身后座上。游戏坐,伸右腿,下踏小莲台。项链、臂钏、脚镯以匀称圆润的连珠组成,亦嵌绿松石为饰。下身着裙,裙摆以阴线刻纹装饰。度母头略向右偏,腰肢稍扭,右腿下探,刻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既展现女性的柔美,又暗示她慈悲普度的情怀。双层莲座宽大厚重,莲瓣肥厚,上层饰有细密的连珠纹。整体鎏金华美,法相庄严,工艺精湛,并且体量高大,颇为罕见。

清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

H:25.5cm

这尊铜鎏金观音坐像,采用精铜所铸,整体鎏金。观音菩萨面相浑圆,神态祥和。腰束长裙,衣褶折叠流畅,左舒坐,右腿自然下垂,右腿盘曲在莲座上。身体略向左倾,闲适自如。左手抚座面,左手抚膝,端坐于仰覆莲座上。

清翡翠雕释迦佛像

H:38.8cm

此件释迦佛像采用整块翡翠为原料,所选用的翡翠质地坚密均匀,呈微透明,颜色均一,玻璃光泽,通体呈现均匀的浅湖水蓝绿色,颜色分布均匀,选材巨大,整体很少杂质和绺裂,这不但在当时即便是现在来讲也是极为奢侈难得的。其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抛光均匀洁净,体量宏大,非常罕见。整件作品表现出了大慈大悲、降福救难释迦摩尼的形象,注重姿态表情以及服装饰品的细节刻画,线条婉转流畅,产生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参阅: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十周年秋季拍卖会,瑞福集臻——宫廷艺术珍品夜场,LOT:,清翡翠观音,成交价74,,RMB。

明末清初德化书卷观音

H:20.3cm

观音为福建德化窑白釉品种中最著名的塑像题材,拍品造型优美,色泽光润如凝脂。此尊观音跣足坐于洞石之上,身侧竖立石台。面如满月,柳眉细目,双目低垂,嘴角微弯,面容安详,神情中满布温柔和美之气,于端庄中流露慈祥之情。衣饰文理舒畅自然,纹饰繁复,胸前配璎珞,极富装饰美感。造像胎体细腻坚实,釉水滋润肥美,胎釉俱精,造型亦极为传神,恍若天成,令人见之忘俗,当为德化白瓷观音造像之不可多得的佳器。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十竹斋2021秋拍随缘自喜明清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