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2博美北京网拍第一期观物澄心翰君
TUhjnbcbe - 2024/4/8 17:44:00

精选拍品

博美(北京)网络拍卖会第一期

Lot.

黄杨木如意

年代:清早期尺寸:长:37.5CM

起拍价RMB:无底价

说明:此柄如意以黄杨木大料整雕而成,如意头作灵芝形,长柄雕两支虬曲状小灵芝,灵巧通透。或因久藏,经摩挲把玩,色泽柑黄,包浆密实厚重,极为难得。

如意是我国民间传统吉祥物,在清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极为盛行,又因材质不同在宫廷中也成为身份的地位的象征。此柄如意以灵芝为题,尤以大材精琢,较为稀罕,或为清代早期名儒内眷腕上至珍。

整器不仅选材质感细腻,造型更古拙中透露精巧的气质,施雕琢之功而形神兼备,如出自然,所刻画的纹样,一改繁复之工,不中绳墨规矩而愈显栩栩如生,工艺精湛,为清代木雕器中的珍品。

Lot.

黄花梨笔筒

年代:明尺寸:口径:13.5CM高:13.3CM

估价RMB:20,~40,

说明:拍品取材上品黄花梨制,皮壳古润,包浆厚重。通身纹理佳美,细观之,木纹如飞瀑漩流,潺潺而下,畅汗淋漓,在视觉上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意象。圆口微撇,直壁微微束腰,富含蓄之美,足端凸唇,与口沿线条天地相映,细节之处可鉴精工,底承圈足。

此物造型至简,腹身劲挺,体线优美,富有张力,器型古雅稳重,大气浑厚,实乃自然美和书卷气相结合之佳品,素雅不失细节。加之器体较大十分难得,若置于文房案上,颇为清雅实用,尽显文房雅韵。

Lot.

黄花梨手卷盒

年代:清早期尺寸:27.5x8x7CM

估价RMB:10,~20,

说明:此盒以上等黄花梨为材制作,色泽酣黄可人,纹理佳美,包浆莹亮,柔滑似缎,入手方知此物之妙。整作长方形,体量适中,盒身打制榫卯严谨,推拉盖与盒身以槽口开阖,通体光素,不事雕工,清雅秀丽。

对于书画收藏来讲,一张名贵的书画,定然有一只精致典雅的画盒与之相配。在清宫中有不少宋元名画,都有为其定制的各类画匣,材料以紫檀,黄花梨,楠木等为之。

此件黄花梨手卷盒气韵高雅,用料考究,当是昔日收藏大家为保护收藏的手卷珍品而特意制作,置于案几之上,放置书画于内,一派书香雅气。

Lot.

黄花梨端砚

镌刻:“数点梅花天地心”

年代:清早期尺寸:盒:17.6x13x5.4CM

砚:14.9x10.8x1.6CM

估价RMB:20,~40,

说明: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着。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故被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

拍品取老坑端石,以其自然形态加以雕琢,石色青紫,质地温润而泽,细腻而滑,石品上佳。砚面右侧雕琢老梅一株,依势而生,曲干遒劲有力,有饱经沧桑之感,虬枝倾于砚额,梅花盛放,如临朔风,观之似可闻松涛拍击之声。

砚面左侧,篆书镌文“数点梅花天地心”,出自宋人翁森《四时读书乐》,点名主旨,亦表现古代文人寄情于物的心境。

原配黄花梨砚盒,做工精细,纹理佳美,皮壳厚重,墨晕其上,古色古香,极为难得。

Lot.

紫檀百宝嵌盒

年代:清乾隆尺寸:14.3x12x8.3CM

估价RMB:20,~40,

说明:此盒以紫檀木为材榫卯欑攒而成,顶面微弧,直壁圈足,盖、身以唇边子母口相合。盖面打槽嵌入一块硕大的和田白玉瓦子,其上选取青金石、碧玉、绿松石、玛瑙等珍贵材质,以百宝嵌工艺饰出一幅花鸟图,可见寿石嶙峋,一株芍药自石后蜿蜒而生,绿叶招展,朵花硕大,又有灵芝崭露头角,彩蝶、瑞鸟闻香而来,生机勃勃。

百宝嵌是一种采用多种原料的镶嵌工艺,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中有:“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清代钱泳之《履园丛话》:“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

Lot.

黄花梨嵌绿端砚屏

年代:清早期尺寸:21.4x14.9x34.5CM

估价RMB:30,~50,

说明:此案屏以黄花梨攒框,嵌绿端石为屏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质地细嫩柔滑,纹路清晰,似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又似滔滔江河,奔流不息,一物多景,景随心动,若有万千气象,虚实有无,气、韵皆足,可谓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底座雕以花卉纹作墩,两侧则以雕镂优雅的花卉站牙,立柱间安以横枨,嵌以透空开光绦环板,下端横枨接壸门式卷草纹披水牙子,边缘起线。

绿端文房案屏存世量少,而此案屏形制光素简练,造型典雅,置于书房案头,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清赏情趣,置于桌案,坐穷泉壑。

Lot.

和田玉雕云福纹扳指、黄玉灵猴献寿扳指(一组两枚)

年代:清中期

尺寸:白玉:直径:3.3CM高:2.7CM重:34g

黄玉:直径:3.7CM高:2.5CM重:44g

估价RMB:30,~50,

说明:扳指,由古韘演化而来,是套在拇指上专供射箭钩弦的器具,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后来多用作装饰品,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拍品扳指一组两件,其中一件以白玉为材雕就,颜色纯白,质地细腻如羊脂,外壁满雕云蝠纹。另一件以黄玉为材为之,用料颜色甜净,呈黄绿色泽,触手润泽莹滑,一侧浮雕灵猴手持桃枝一株,寿桃饱满讨喜,寓意“灵猴献寿”。

黄玉自古即为奇宝,东汉文学家王逸在其著作《玉论》中赞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黄玉之珍贵,可见一斑。明人高濂《燕闲清赏笺》云:“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将甘黄置于羊脂之上,据此分析,明清时期士大夫玩玉、赏玉,当以黄玉为贵。

Lot.

和田玉麒麟笔架

年代:清乾隆尺寸:7.4x3.5x4.5CM重:g

估价RMB:30,~50,

记录:北京东正,2年12月9日,编号,成交价RMB,.

说明:此器以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致密温润,局部带金黄俏色,入手敦厚。制者匠心独运,圆雕两只瑞兽蹲卧回首,相互顾盼,神情温驯,眉梢上卷,双眼圆睁,鼻端微翘,神采奕奕,身躯丰满健壮,肌体挺拔。

笔架,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已有1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到了明代,笔架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不但有珊瑚、玛瑙、水晶,还有瓷、玉、木等。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整件造形稳重,雕工细致,刀工圆熟,技艺精湛,为案头清供之物。

Lot.

“养和堂制”款青花矾红云龙纹盘

款识:“养和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年代:清雍正尺寸:口径:16.1CM高:3.6CM

估价RMB:30,~50,

说明:此式青花矾红龙纹盘,烧制始于明代宣德御窑,成化朝有制作,雍乾时期官窑盛行仿古之风,前朝的诸多名品佳作成为追摹的对象,以成为清代官窑的传统品种。

拍品器物底款见有“大清雍正年制”、“浴砚书屋”、“养和堂制”三种。其中以本品款识最为稀见。

Lot.

青花双龙戏珠盘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年代:清光绪尺寸:口径:34.5CM

估价RMB:50,~80,

说明:本品大盘为光绪朝典型器物,宣统朝亦偶有所见,多为传办而造,如光绪二十年曾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传办的件各式赏用瓶、碗、盘、碟、盅中,就有件此类“白地青花云龙足尺大盘”。

拍品敞口,弧腹,圈足。内外施白釉,釉面晶莹润白。通体以青花绘制纹样,内壁绘双龙戏珠纹,外壁绘二龙赶珠纹,盘心两龙上下呼应,表现为喜相逢团花状的构图形式,龙身形矫健威猛,张牙舞爪,生动传神。

整器青花发色淡雅,绘画精细工整,笔势洒脱,气韵生动。底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字体工整有度,是清代晚期官窑的传统品种之一,极为珍贵。

Lot.

龙泉窑黄釉冰裂纹长颈瓶

年代:明尺寸:口径:5CM高:17CM

估价RMB:80,~,

说明:本品为龙泉黄釉之杰出代表器物,长直颈,垂腹,内敛式圈足较高,足脊较薄,修胎工整,露灰黄色坚致胎体。器通体施米黄釉,釉质肥厚,温润如玉,宝光内敛,质感温和纯净,透露出一种含蓄内敛,大气天成的浑然之美。

龙泉窰素以肥美润泽的青釉著称,各种釉色中以黄釉最为罕见,若将珍瓷与美玉比较,龙泉黄釉之超然地位则更具说服力:玉材乃最受欢迎之中国工艺原材,无论南北,历来多以良玉比较青瓷,以玉色之千变万化,比拟青釉千峰翠色;黄玉珍罕贵重,皇家对黄玉更是格外钟情,而本品黄釉与黄玉美感如出一辙。

过去数十年来,如本品之黄釉色泽于日本备受追捧崇敬,特以“米色”称之,意指带壳稻米之色。再者南宋杭州皇城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米黄釉瓷片,说明当时这种釉色是受到皇室追捧而特意烧制。

可参照三件被定为官窰制品的黄釉长颈瓶:

一件藏于大英博物馆,载于年东京朝日新闻社出版《宋磁》,页,编号64;另两件施米黄釉,载于《南宋の青磁》,82-83页,编号58-59。

关于这三件长颈瓶的窰口归属于官窰还是龙泉窰尚存争议,然而此种器形是为了迎合上流阶层乃至宫廷品味所作当属无疑,符合部分学者关于龙泉窰在南宋时曾为杭州的宫廷烧造贡器的推断。

此瓶造型简洁,线条秀丽,通身光素无纹,仅以秀美的线条及莹润温碗的釉色取胜,充分体现了宋代极简主义的审美情趣,焕发迷人魅力。

Lot.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年代:清乾隆尺寸:高:41CM重:g

估价RMB:30,~50,

说明:“过去佛”即为燃灯佛,为释迦牟尼之前的佛,佛经中记载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佛经中将一个宇宙从生到灭称为一个“大劫”,释迦牟尼所在的现世即现在的劫称为“贤劫”,燃灯佛为贤劫之前“庄严劫”的佛。燃灯佛曾预言释迦牟尼的前身在贤劫中将成佛,并向他授记,因而燃灯佛也被称为“过去佛”。

此尊燃灯佛面相饱满,面貌刻画清晰,棱角分明,双目深邃,温和而慈详。燃灯佛结金刚跏趺坐,双手于胸前结转法轮印。身披袒右肩式袈裟,衣缘錾刻繁密的花纹,衣纹层迭有致,质感强烈,表现出京造佛像高超的写实技法。莲座上缘饰一周连珠纹,覆式莲瓣整齐饱满,富有张力。整尊佛像造型精准,铸造工艺精细,铜质精良沉实,鎏金经长年供奉略有脱落,但不减其神圣庄严之感。

Lot.

铜地藏王菩萨坐像

年代:明尺寸:总高:65CM净高:36,2CM净重:g

估价RMB:50,~80,

说明:菩萨头饰螺发,戴枝蔓缠绕的宝冠,大耳垂肩,耳后缯带悠扬而起,额部高广,眉间白毫,双目俯视,嘴角微翘,笑意盎然,神态慈祥柔和,面相端庄大方。左手腹前说法印,右手当胸捻珠。着坦右式法衣,胸部宽厚有力,下着长裙,衣纹叠压自然,再现衣服的真实质感,衣缘錾刻花纹,造工精细。

菩萨全跏趺坐于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上下缘饰两圈连珠纹饰,两层莲瓣舒展规矩。身后有火焰形背光,雕饰祥云纹。下衬仰莲宝座及束腰方座,以展现菩萨的殊胜庄严。

“地藏菩萨”,音译“乞叉底蘗沙”。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被尊称为大愿地藏菩萨,普贤、文殊、观音合为佛教四大菩萨。唐朝时来华求法的僧人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故其所在的九华山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发宏愿要救渡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流传,又称大愿地藏菩萨。《须弥藏经》载:“地藏菩萨令众生衣食丰足、身心安宁;救度众生离一切苦恼。”故而深受世人敬仰。另《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载:“地藏菩萨是一切菩萨的清净眼目,能带领一切菩萨修行。”因藏菩萨佛法宽广,“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拔无边众生苦恼,就无量众生道业”;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佛、法、僧“三宝”。故而在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地位极高。

Lot.

铜“宣德年制”款蚰龙耳炉

款识:“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

年代:清中期尺寸:口径:18.8CM高:8.5CM耳距:27.3CM重:g

估价RMB:80,~,

说明:斯炉规格颇大,入手厚重,非皇室贵族不可纳其工本。平口外侈,飞边如弦,秀雅之极;颈部缓收,炉身开阔,扁腹微垂,环匝流畅,比例和谐;颈腹左右双耳,饱满圆润而不乏挺俏之势,似龙首衔炉,下根阔尖,如龙尾下垂,耳头略丰,精气盎然;身足均衡,圈足厚拙,舒展优美,足缘起弦,与口沿上下对仗。其形虽为蚰龙,然其形比一般蚰龙,亦当胜出。

蚰耳炉为宣德炉中最具代表性的款式,其型婉转圆融,久观不厌,寓意绝佳,据记载,明宣宗爱之弥笃,置于书房为伴。也正因此,后世仿制者甚多。《宣德鼎彝谱》赞其“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观诸此炉,令人信服。

“宣炉之妙,妙在皮色也”,此乃明代文人冒襄之言,此炉皮壳润泽古意,光自内而出,锽锽精铜底,漫漫蜡茶意,金黄、蟹青、茶叶末、红栗,诸色幻化,相生融合,柔润平嫩娇色在,远观则亘古苍茫,气势磅礴,近抚则绵腻凝脂,舒心悦目,乃宣炉本色原韵也。

炉底平阔,中央长方框,“宣德年制”四字长脚篆书阳文款识,乃与炉身一体失蜡法铸就,笔画细窄,笔笔强悍,横竖结架,如礼乐般严谨,尤其边框,平行等距,铸后修刻,研磨精致,如同历代官印制式,是为上佳之款。

整器炉形雄壮厚重,造型简练朴素,线条流畅柔美,精气内敛,炉底款识精整利落,可谓铜质、造型、皮壳、款识无一不佳、无一不精,实乃民间藏炉中之极品也。

Lot.

黄花梨香案

年代:明末清初

尺寸:76.8x39.5x78CM

估价RMB:,~,

说明:此件小香案,以经典明式圆腿平头案为造型,四腿八挓,素雅可人,给人以简约大气之感。案面攒框装黄花梨独板,黄花梨纹理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同在也极具稀缺性,可见此香案制作之用心。

香案因承放香炉而得名,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有云:“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由于香案多独立摆放,故以面面生姿者为上,拍品便为其中之佼佼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博美北京网拍第一期观物澄心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