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47万人腻在家台湾尼特族怎样过日子
TUhjnbcbe - 2020/7/2 9:53:00
怎样治白癜风

47万人腻在家 台湾“尼特族”怎样过日子?


啃老是台湾“尼特族”的一大特征。


台湾年轻人大多都有高等学历,曾经青春飞扬。其后有些人陷入啃老,令人深思。


张教授是台湾的大学老师,送两个儿子到美国念书,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拿学位,他不让孩子打工,自己提供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从硕士念到博士,两个儿子6年在美国花掉了张教授1200万元(新台币,下同)的积蓄。如今,两个儿子学成归来,却不找工作。张教授想请朋友帮忙找工作,没想到两个儿子竟对他大吼大叫:“干嘛要工作?你不是留了几间房子给我们,只要把它们出租,靠租金就可以过活,何必那么辛苦?”


年轻人不想工作,宁愿呆在家里“啃老”,发生在张教授家的事情并不是个案。根据中正大学的研究报告,去年台湾15到24岁的年轻人中,未就业、未就学,靠啃食父母财产生活的约有47.2万人。也就是说,每10位台湾青年中,可能有1人是“尼特族”。


人数十年倍增


“尼特族”一词源自英国,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是指15至29岁,未在学、未就业的青年。“尼特族”在大陆被称为家里蹲或啃老族,在美国被称作归巢族,在香港则被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在台湾,直接音译为尼特族。


台湾“尼特族”人数越来越多。统计部门5月份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5岁到24岁的失业率为12.38%,是10年前的1.12倍。《联合报》近日分析指出,造成台湾年轻人失业、就业意愿低落的原因各式各样。有人是技能不足根本挤不进就业市场,有人是因父母保护太过,求职变成消遣活动。


25岁的阿凯毕业于会计系,退伍两年投过200多封履历,到50多家企业面试,全都没下文。没能就业,阿凯自己认为是技能不足,“在校成绩不好,又只有几张基础证照”。可是两年里,阿凯并没有念书考证照,而是每天花十几小时玩电脑游戏。“张教授的儿子和阿凯表面上看没能就业的原因不同,可实际上,就业意愿不足是共同原因。”台湾友缘基金会执行长廖清碧提醒说,要是孩子超过1年还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态度非常消极,父母必须了解孩子到底是“找不到工作”,还是“不想工作”,并进一步从旁协助。


引发社会问题


台湾美和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助理教授翁令珍指出,“尼特族”是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不少年轻人心态发生变化,对薪资有了更高的期待,有时候眼高手低;另一方面,被称作草莓族的这一代又不愿意做辛苦的工作。找不到轻松赚钱多的工作,宁愿空等。如果父母的经济状况能够支撑日常生活,就更进一步催生了日益增多的“尼特族”。


原本应是社会中流砥柱的一代,竟失去了活力,非但未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反成社会的负累,“尼特族”的增加,不但会带来现实的社会问题,还会进一步加速老化劳动结构以及恶化“不婚、不生、不养”等社会问题。


“尼特族”依附家人而不就业,也会带来家庭纷争,甚至酿成家庭悲剧。据台湾媒体报道,35岁的林姓男子失业后一直在家啃老,近日向母亲讨钱遭到拒绝后,竟拿雨伞殴打母亲,被依伤害罪嫌移送法办。


还有更甚者。今年初,28岁的陈昱安,因为不满父亲要求他出去找工作,竟然在父亲身上刺了100多刀,致使父亲当场死亡。台“最高法院”认定陈预谋杀父,凶残且无悔意,判处死刑确定。


不能头痛医头


调查显示,孩子赖在家里,高达46.7%的父母归咎于大的经济环境不好。翁令珍指出:“其实,社会上并不缺乏工作机会,许多大企业每年都释放固定职位给社会新鲜人,只要家长协助孩子调整心态,找到一份足以维生的工作并不会太难。”


适龄工作族群不就业,不仅是劳动资源的浪费,还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舆论要求台当局软硬兼施抢救“尼特族”。为避免“尼特族”问题恶化,台当局也曾推出措施,从2008年开始启动“抢救年轻人失业计划”,扩大“立即上工”计划,即企业雇佣初次寻职者,每人每月补助1万元。


补助是有期限的,提升“尼特族”,还要靠他们的内生动力。“除了系统性协助‘尼特族’走出保护伞,还应该从初高中开始就增加生涯辅导专业课程。现在的大学生不少对未来没有目标,不知道读出来可以做什么,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意愿不明确。”台北大学教授陈玉华表示,“尼特族”问题的解决,不能头痛医头,预防胜于治疗。(李炜娜)

1
查看完整版本: 47万人腻在家台湾尼特族怎样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