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由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屿。佛教在平潭的传入、发展、传承、演进,与平潭岛的人文历史息息相关。
▲平潭岛华光寺外景。
佛教传入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在晚唐五代传入平潭,体现了祖国大陆与海岛的文化联系。
年,福建省博物馆考古研究队、厦门大学考古实习队在平潭平原镇红卫村发掘了一处南朝墓葬遗址,墓砖上印有莲花纹与五铢纹。莲花纹路说明,至迟在公元6世纪,平潭岛已经受到当时南朝兴盛的佛教文化的影响。但是,僧尼来到平潭岛立寺,则要到公元10世纪上半叶。南宋梁克家撰写的福州地方志《三山志》记载,后唐清泰元年(年),平潭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清凉庵。
现存平潭平原镇红卫村的道彰岩石刻,是平潭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石刻,由五块巨石重叠而成。岩石上刻有“岩本元有,道假人弘,熙宁巳酉,兴自彰公”“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冬十月刻于石”。“熙宁巳酉”是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即公元年。即在镌刻摩崖的13年前,有一位叫作“彰公”的僧人来到平潭传播佛教文化。摩崖石刻中有小字“本贯怀安,受业仰山”,意即彰公是福州府怀安人,师承禅宗沩仰派。
多年来,平潭海岛佛教的发展起伏伴随着中国海上交通、贸易的兴衰,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晴雨表。
汉末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航海技术得到较大提升。据三国末年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志》,公元年春,孙权命将*卫温、诸葛直率一万名士兵,带领一支庞大的舰队,从章安(今浙江台州)出发,穿越海峡,抵达夷洲即祖国宝岛台湾。六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得到较大开发,海洋文明蓬勃发展。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福建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迅猛发展,平潭海岛佛教也正式形成。
佛教在海岛上发展,立寺安僧,首先必须要有淡水。佛教寺院在海岛的创建,本身就是海岛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平潭岛上现存的佛教寺院遗址中,常常可以发现古井的遗存。平潭佛教协会所在地龙兴寺,寺内菜地中就有一口宋代古井。北宋宣和三年(年),僧人觉充在平潭弘扬佛法,劝缘兴建平潭首座太平桥。
▲今天的福建平潭海峡大桥。(图片源自中新社)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出海打鱼、航海运输都十分危险,这一方面造就了海岛居民彪悍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促使海岛先民在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从浙江舟山(普陀山)到福建平潭,南海观音信仰是我国海岛佛教形态的重要内容,观音菩萨成为海上航行、渔民出海的保护神。在早期地方志等史籍的记载中,怀安籍僧人彰公在道彰岩所建大士殿即观音大士殿;在平潭民间,关于南海观音的传说更是不胜枚举。观音信俗随着海路商旅在各个海岛之间相互传播,可见海岛佛教观音信仰与海运有密切关系。
宋元至明中前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畅顺,海外贸易发达,平潭海岛佛教也随之勃兴。元代,平潭海岛上有镇海寺、隆兴寺、净尘庵等一批寺庙庵堂。明代,平潭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建有龙泉寺、高山寺、金峰寺、澄澥寺、玉堂寺等一批颇具规模的佛寺。明代中后期,倭寇日益猖獗。清初实行海禁,平潭人口都迁往福清、长乐,闭关锁国的*策,对海岛佛教一度造成毁灭性打击。清中后期,在岛上民众的热心支持下,平潭海岛佛教才有所恢复。特别是清廷平定台湾后,派兵驻防澎湖列岛和台湾,每3年轮换一次。清兵换防期间,将士官兵沿海道要经过平潭,并将平潭佛教寺庙的香火带往台湾、澎湖列岛各地。这些分炉出去的香火庙宇,至今每年仍有大批信徒前往平潭佛教寺院寻根拜谒。
清道光二十九年(年),福建水师官兵资助重建平潭龙兴寺。清代中后期平潭金峰寺也得到恢复和发展,渐成规模。金峰寺现存九通清代碑刻,其中一通清碑记载了清同治七年(年),平潭海防分府同知李煐的《游金峰寺》:“闲游趁兴步山隈,古刹登临憩石台。千佛香烟空馥郁,百年草木谁栽培?鸟争春到和鸣急,花耐霜寒满树开。徒倚几番翘首望,高低万顷绿云堆。”
清中后期,平潭海岛佛教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毕竟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在海上完全无法跟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竞争,海岛佛教进入了衰败期。
改革开放以来,平潭海岛佛教得到稳步发展,在联络大陆与台湾同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平潭是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平潭龙兴寺、金峰寺、灵竹寺等寺院重修,得到了香港、台湾同胞的大力支持。金峰寺与龙兴寺是平潭现今规模最大的两座佛教寺庙,有北龙兴、南金峰之称。如今,金峰寺环境优雅,寺内有台湾同胞种植的“回归林”,表达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年4月,“两岸禅学交流体验中心”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仪式后还邀请两岸知名佛教学者进行禅学论坛——“禅的慈智愿行与顺逆人生”。山海相依,两岸一家。新时代,平潭海岛佛教再度崭露头角,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维护祖国统一,作出新的历史贡献。(完)(原标题:山海相依两岸一家——千年历史的平潭海岛佛教)(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张雪松
责任编辑: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