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观音娘娘沈婺华简介
TUhjnbcbe - 2023/7/29 22:30:00
白癜风的病因 http://pf.39.net/bdfzj/140103/4321506.html
白癜风的病因 http://pf.39.net/bdfzj/140103/4321506.html

作者:紫微真人陈朕冰

观音娘娘沈婺华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西历6世纪很多译家开始译为“观世自在”,与后来“观自在”相同的是,以“自在”(ivara)代替“音”(svara),这反映了梵语的变化。玄奘根据后期新词Avalokitevara,准确译为“观自在”。同时玄奘指责以往翻译全部错误。

因为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沈婺华皇后法名为观音,此后中国皆称为观音。

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玄奘新译为观自在。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音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本身的大菩萨相是大丈夫相。比如《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隋唐代以前的观音,为外来王子相。自南北朝陈朝以后,正是观音娘娘沈婺华显现法身以来,汉地的观音形象为汉家女性沈婺华皇后的形象,如提到的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基本都是女身。中外学者多以观音娘娘为东方女神。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诸天神佛中最耳熟能详的一位,就是观音菩萨了。流传至今,我们看到的观音形象皆为女相,但是在早期外来佛学书籍中的记载,观音其实是叫“现音声菩萨”,后来唐僧玄奘译为观自在,是男身。并且,这种变化主要以隋唐作为分水岭,隋唐以前的“现音声菩萨”外来形象主要是王子相,身体线条刚健,五官容貌清秀,常留有胡子。而隋唐之后的观音相,则转变为女相,这是为什么呢?这种转化的原因,是从一位名为沈婺华的陈朝皇后起源的,沈婺华皇后才是真正的观音娘娘。

在南北朝时期陈朝皇帝陈叔宝的后宫里有一位贤惠的皇后,这就是皇后沈婺华。沈婺华(—年),法名观音,诞生于西历年二月十九日。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人,仪同三司蔡贞宪侯沈君理之女。观音娘娘的母亲会稽穆公主陈氏是陈武帝陈霸先的女儿,她本是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太建元年(年)七月初四,陈宣帝赐婚沈婺华于长子陈叔宝,并将陈叔宝立为太子。沈婺华嫁给皇太子陈叔宝,成为太子妃。太建十四年(年)正月初十日,陈宣帝陈顼去世。正月十三日,皇太子陈叔宝即位,史称陈后主。正月二十五日,陈叔宝立沈婺华为皇后。可能后来张丽华贵妃的名声,与沈皇后的修行低调,大家多知有张贵妃,而不知正宫皇后观音娘娘沈婺华。

沈婺华是一个自幼德容出众,品行端庄聪明温柔的好女子,才会被陈宣帝为太子妃。沈婺华性情恬静端庄,颇有识量,聪明机灵,博闻强记,读过些经史书籍,擅长写作。起初,陈叔宝住在东宫,但沈婺华的父亲沈君理去世,沈婺华服丧,住在别殿,因过度悲伤而形体憔悴,服丧期也超过了规范。沈婺华皇后喜清静,后宫的事务全部由贵妃张丽华管理,沈婺华对此并不在意,未曾有过嫉妒怨恨之情。沈婺华而且节俭,衣服上没有锦绣装饰,身边的近侍裁减一百多人,不讲排场摆架子。每天只是翻阅图书史籍,诵念佛经。

沈婺华是南朝陈武帝陈霸先的外孙女,江苏吴兴人,正统的皇家贵族出身。她和后主陈叔宝是表亲关系,从小青梅竹马。沈皇后朴素内敛,不喜奢华,与陈后主喜好荣华,奢靡张扬的有不一样。她母亲会稽穆公主早逝,当时沈婺华年龄幼小,母亲的去世使她悲痛欲绝,消瘦。服丧期满后,每到一年的祭日,仍独自坐在那里涕哭,其哀恸之情感动周围的人,远近的人都非常敬佩她。陈后主宠爱江南第一美女张丽华、孔贵嫔,沈皇后对此全不在意。就连后宫实际管理者是贵妃张丽华,她也不羡慕不嫉妒。你可以说这是沈后贤惠到隐忍的地步。姚思廉《陈书》:“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而居处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太建十四年正月十三,皇太子陈叔宝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正月二十五,陈叔宝册立沈婺华为皇后,张丽华被册封为贵妃。但后宫,却是由张丽华打理。沈皇后对此事淡然处之,没有任何忌怨。她喜种紫竹荷花杨柳,一生修行阅览经史、呤诵佛经。不争不求,每日燃灯诵经,研读佛家典籍。沈皇后性格娴静,人淡如菊,凡事能做到与世无争。这位才女皇后平时靠看书写文章、诵读佛经来打发光阴,自身地位高低如否她并不在乎,修行道法,内心充实。沈氏的父亲去世,沈后服丧时与陈叔宝分居,且哀毁过于常人。身为皇后的沈氏看到陈叔宝整日沉溺声色而荒废*务,内心曾十分焦急,于是多次上书谏。但是后主不听。有一次陈后主去看望沈皇后,坐了一会便要离开,沈婺华并不挽留。陈叔宝写了一首诗《戏赠沈后》送给沈婺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随即,沈皇后也写了一首诗作为回应:“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沈皇后的一生,大慈大悲,爱不倾城、恨不彻骨,似一朵莲花,高贵、端庄、恬淡,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与尘世同寂,与时光一起老。

陈叔宝并非后面所抹黑的那么昏庸,登基以后,曾想有所作为,但几番挫折后,知天命有定。于是与贵妃张丽华终日沉溺酒色与诗词歌赋。大兴土木修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陈后主多才多艺,不过留下的最著名作品就是《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没有像一些后世抹黑得那么昏庸,其实很受臣下的拥戴。有《陈后主集》留世,后存世目录有55卷。对隋*的来犯,陈后主下诏曰:“犬羊陵纵,侵窃郊畿。蜂虿有*,宜时扫定。朕当亲御六师,廓清八表,内外可戒严”。

隋*攻入建康台城,陈后主叔宝被俘。陈亡后,陈朝皇室沈婺华与陈叔宝被隋*迁往京都长安。

隋朝仁寿四年(年),陈叔宝去世,沈婺华亲自为他写哀辞,文辞很痛切。沈皇后亲编《陈后主沈后集》十卷。因为沈皇后特别庄严,精通佛法,隋炀帝对沈婺华的才学与为人非常敬重,每次巡行各处视察总都要请她随行。义宁二年(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沈婺华从广陵渡过长江回到江南。经历了这么多磨难,让她看破红尘,同年九月十九日在毗陵(今江苏武进)的天净寺出家修行,法号观音。唐贞观年间西历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证得果位飞升涅媻。

自观音娘娘沈婺华之后,陈朝沈皇后世世代代成为了后世老百姓心目中的“观音菩萨”的起源与化身。

沈皇后她一直对佛教有精深研究造诣与使命,她希望永久保佑全天下黎民百姓平安幸福吉祥。

有一年南方遭遇旱灾,老百姓的庄稼眼见颗粒无收。民怨沸腾。沈皇后在宫中著雪白仙子长纱登上台城,手持净瓶,以杨柳枝为百姓祈福洒水。亲自诵念佛经求雨,四个时辰后大雨而至,一解百姓之苦。江南百姓称为观音菩萨。

沈婺华皇后出家后,正是隋唐天下纷争之际,大一统的局面再次被打破。兴亡苦的都是老百姓,沈婺华眼见无辜生灵惨遭涂炭,于心不忍,于是恢复成在陈国皇宫内的观音大士白衣装扮,显灵降伏了诸多的官兵,救助了许多老人孩子与数千名百姓,分发*粮给老百姓。

后来她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在山东莱州城的东莱山,住在此地的白云庵潜心修佛,改称慈航真人,再不问世事。贞观年间,唐太宗还因为观音大士沈婺华皇后的卓越名声而召她入京召见。而被沈婺华救出的百姓们分散逃亡到了大江南北,经她所救助的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大家口口相传观音菩萨的行迹,让沈婺华观音菩萨的名声越来越大。百姓们纷纷绘制沈婺华皇后肖像的观音图像,在家里供奉起来。百姓们感恩沈婺华皇后的大恩大德与保佑,将沈婺华皇后称为观音菩萨供奉,他们口口相传的“千人出逃”也演变为“观音出道”。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的几百年里,隋唐以前的“现音声菩萨”外来形象都是男人形象。自南北朝陈朝沈皇后出家后,隋唐以前的“现音声菩萨”改为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恢复成了一位手持净瓶杨柳,相貌端庄,慈眉带笑的东方圣母原型,这正是沈婺华皇后的相貌法身。

唐代以后,观音形象被汉化佛教不断改造,最后定型为“三十三观音”,分别有:

杨枝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

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六时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

阿耨观音观音琉璃观音蛤蜊观音普慈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

多罗尊观音阿摩提观音马郎妇观音

以上选编自天朝电影厂陈朕冰电影剧本《观音娘娘沈婺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音娘娘沈婺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