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瓦苇之我见 [复制链接]

1#

图文作者:yunhuazhiwu

这篇文章虽然有点时间了,不过也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关瓦苇市场分析的文章,借用过来,分享给那些依然喜欢瓦苇的朋友,也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劳作。

前几天和几个大咖聊天,说到当今中国瓦苇市场略显浮躁,还未形成真正的文化。这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所以沉下心来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感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的感触与故事,为瓦苇版多添加一些人文气息。

本文可能稍稍有些长,先行感谢各位的耐心阅读。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与瓦苇的邂逅情缘,第二部分是我所理解的瓦苇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是我对中国瓦苇市场发展的一些预测。文中的一些观点可能会有很多不到之处,还望各位能够多多指正。

从我接触多肉到现在已经12年了,喜欢过,遗忘过,拾起过。虽然到现在家里依然是普货当道,贵货寥寥,但是收获却在心中慢慢的沉淀。狂野的球、沉稳的块根、可爱的番杏、璀璨的景天,静谧的瓦苇都伴随着我的成长。最终我和多数爱好者一样选择了瓦苇。选择了一种纯净、深邃、多变而又风骨苍劲的花道。

一、我与瓦苇的邂逅

最初接触多肉是年上初三的时候,那时候仙人球很流行,家附近市场里面都能看到卖各种仙人球的。那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养一颗金琥。当时中老年人是玩球的主力*,很多老头都在种球。我则是喜欢球球那种狂野、粗狂的感觉,那时错信卖球者所说,直接沙土和着园土种,基本3年之内全部挂掉,由于家里光照不足,活着的也长得歪七扭八的。还有更悲催的一次展览上买了多元的嫁接球,结果当时不懂,大夏天的带着木心发根,全烂,一张遗照都没留下。受打击太大,从此以后再不买球了。不过过了一两年想买也没得买了,因为没人玩了也就没人卖了。说实话球真的不适合家养,除非是有向南的阳台,不然光照根本不够。活下来也歪七扭八的。养不好,谁还有心思再养呢?

05年左右,在学校附近的莱太花卉第一次接触到了景天、瓦苇、块根、番杏等等各种各样的多肉,小巧玲珑、千姿百态,都看花眼了,然后就买呀买,零花钱全买花了,开始秋季买的北方家里冬天有暖气,长得那叫一个好,我当时拍的一张黑法师的照片前两年还有不少人盗用呢。只可惜夏天一到损失惨重,当时在网上查,说夏天要控水,然后照做,结果第二年又死掉一批(11年才知道土才是结症,再加上夏天空气流通不好细菌容易滋生)。06年上大学以后,我妈帮我照顾,那就更不用说了,到最后就剩下观音莲、黑法师、兔耳朵、条纹十二卷、三角玻璃莲、龙鳞等少数比较皮实的品种。好点的基本上死绝了。

10年末是一个转折点,毕业之后和女朋友一起住在了南北通向的老房子,通风好,阳光充足,把小型的肉肉都搬了过来,那个秋天,残存的生命绽放出了应有的光彩。再次被他们的美丽所打动。终于我发现我也能把他们养好了。于是重新燃起了对多肉的兴趣。那时最喜爱的是色彩斑斓的景天。11年初我发现了一个叫花坛的论坛,看里面有很多人在养肉,交流过后才知道土的重要性,工作了,手头钱也宽裕些了,买了些**的泥炭,和颗粒蛭石和在一起果然效果不错。那年4月还参与了北京花友的一次换花活动,换了好多自己没有的品种。栽了一大盆。12年又开始尝试播种、养各种多肉,。但是最终我发现,家里虽然有南面的阳台,但是能养好景天、番杏等对光照需求较高的肉肉的空间只有不到半平米。更多的地方只能养瓦苇。于是我就渐渐的入了瓦苇的坑。也在不断的深入中来到了仙珍。

二、我心中的瓦苇

瓦苇与我国的兰花有些相似。幽兰藏深谷,瓦苇隐土砾,都是不与群芳争艳的性格。兰代表了文人的气节。而瓦苇从我的角度看,更是新一代国人的写照。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之中,但是依然顽强的拼搏,那是一种不屈,一种倔强,一种傲气。同时又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无论如何改变,其形态永远都是那么端庄。这就是我理解的瓦苇的花道。

同时,在我看来,不同的瓦苇又有着不同的性格:

万象——帝王之气:万象的株型总是有一种庄严的感觉,有如九五之尊端坐宝殿。任他天翻地覆我自岿然不动(据说万象的价格也是最稳定的)。

玉扇——将*之*:玉扇的株型是瓦苇中最为端正的,恰似正直不阿的大将。同时一字排开,气势如虹,尤其大型玉扇气势汹涌,正气镇山河。

寿——舞者之光:寿的外形变化最为多样,各种各样的叶型、叶色、窗型、体型如同舞者般展现着自己的身姿。或华美、或苍劲;或清澈纯净、或迷雾缠绕。不变的只有变化。

玉露——少女之心:玉露最为圆润饱满,晶莹剔透,恰如少女般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纯净柔美,玉润露荧。

硬叶——侠客之风:硬叶最为狂放,或是剑指长天,或是岿然屹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豪情万丈,我行我素。

卧牛——学者之性:卧牛十分与众不同,就那样静静的坐在那里,慢慢的汲取着养分,那份厚重的质感宛如一个学者,沉静而又坚守着自己的准则。

当然这些感想千人千面,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见解,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见,也希望大家各抒己见,不断的来搭建、完善瓦苇的文化内涵。

这两年来,瓦苇在我身边静静的陪伴着我,和我一起慢慢的成长,每天,每周、每月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一年下来会惊喜的发现她又长大了,纹路显现了,又生宝宝了。每次闲下来看着这些瓦苇,都能感觉到一份生命的活力。她们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昙花那样璀璨的绽放,更没有龙舌兰那样一生只为一次辉煌的豪情壮志。但是她们每天都神采熠熠的按着自己的轨迹活着,他的美不是为了招蜂引蝶,只是自己的习惯。爱她也好,不爱也罢,她就是她。

三、瓦苇的未来

目前正是中国瓦苇市场快速发展的时刻

瓦苇的栽培史已有百年,来到中国有近二十年,真正兴起也就是近两年的光景。下面是瓦苇每周的搜索量变动趋势。

但瓦苇市场仍然十分渺小

从仙珍园的注册用户来看,共有7万余人,最高在线人数2.2万,平常也有近1万的在线用户。所以可以认为这7万的注册用户基本没什么水分。瓦苇爱好者在其中大约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差不多是两万多人。而真正的深度爱好者(会买百元以上品种的)由于价格门槛、技术门槛的限制估计也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人左右。玩万象的估计也就是数百人。所以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瓦苇的价格这么高却没有什么正规*进入这个市场了。因为这个市场太小,小的让小型花卉企业都不敢兴趣。养花、买花、卖花的都是个人。

瓦苇市场十几年来的有序发展可能受到商业的冲击

这个自组织起来的市场有着很大的默契。没有人会扰乱整个市场的正常发展。虽然现在做组培的很多,沈阳、上海、杭州、天津等等,不下十几户。但是都在维护着这个市场的正常运转,没有人一下子组出很多,把某个品种做死。

可能很多人觉得他们都是为了挣钱,所以不想价格跌。但是大家要知道,真的要挣钱那一定是需要量的,栽培普货的人一次培育上百万棵向各个花卉市场供货。那一下子就是数百万的收入。做贵货能挣多少?一次就是几百颗,每颗几百块钱,费几年的劲挣个不到十万块钱,大家觉得过分吗?差的太远了,所以连岩大这样的技术牛人都没打算靠这个挣钱。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扰乱这个市场?因为大家觉得好东西就应该值这个价钱。如果真的喜爱,数百块钱的一个苗子能算什么呢?一个好的品种培育要十几二十年,如果把这个品种做成了普货,培育者情何以堪,圈内的朋友们情何以堪。更重要的是,谁还愿意买?都坐等贵货变普货,那整个市场就毁了。而且圈子里很多人并不在乎这样的价格,养大了繁殖一些再卖掉,以花养花就好了嘛,所以价高并不可怕,价格只要稳定就好。更何况这个圈子里很多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中产人群。不少人都懒得繁殖。(小弟没钱,所以中苗就开始砍了)

但是现在瓦苇较高的价格,让很多不了解市场情况的人进到里面。他们或许是真的为了挣钱而来的。大量的组了,市场需求不够,卖不出去就只有降价,把贵货拉成普货。如果只是一两个人顶多也就是做死一两个品种,但是我看到有不少人都在学组培。如果大量的人怀着商业目的以组培的途径切入进来。那最终的结果就是把市场做死,然后他们自己也只能另寻出路。我这不是危言耸听,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习惯就是买涨不买跌。所以一旦跌了后果是很严重的。

但是价格涨得太高也不好,现在的价格已经涨了很多了,再涨只会让更多怀着逐利之心的人进入到这个市场。而且价格的门槛会将更多的人挡在门外,市场的盘子可能会变得更小,那样有价无市,想挣钱的人仍然挣不到。本人虽然不怎么玩象扇,但是就算玩玉露也已经承受不住现在的价格了,所以炒货者们还请三思。据岩大说,多肉的圈子5年就会换一拨人。大家可以想一想原因,如果挣得到钱谁会退出?现存的一些大户都是爱好者,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钱而做。

未来市场的发展还要靠“作市”

我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打压各位希望用组培挣钱的朋友的信心。因为虽然现在瓦苇的市场很小,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有13亿的人口,未来就算是万分之一的人喜欢瓦苇,那也有13万的市场。所以市场的空间还是有的。关键就是在于如何去吧瓦苇的市场做起来。盘子做大了,什么都好说。就像君子兰,十几年前风靡中国之时的价格那才叫吓人。如果市场有这种热情,几千元一颗的万象想走量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想用组培挣钱的朋友最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把这个市场做起来。让大家觉得家里没几颗像样的瓦苇都不好意思请人到家里做客。那样才能够挣到钱。我认为瓦苇具备这个潜力。首先我认为瓦苇是最适合家养的植物:瓦苇体型较小,高房价下这种小型植物必然会成为都市的新宠。养起来也很方面,一个礼拜浇一次水就好。而且对光照的需求不是很强,没有向南的阳台也能养出状态。只要配土弄好了,基本就能养好了(不包括万象)。同时现在我看到很多养瓦苇的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中产阶级。加之瓦苇本身具有较高的价格。所以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点,那养瓦苇就是身份的象征。为了面子花几千块钱对于中国人并不算什么,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串门做客仍是一种生活习惯。如果把这些好面子的人的需求吊起来那市场就无可估量了。

分布式的育种是中国瓦苇发展的“终极形态”

不论有没有人作市,我相信中国的瓦苇的市场都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只是发展的快与慢的区别。因为他有足够的美感,而且适合家养,也容易养好。但是现在新品种大量依靠**仍是我国瓦苇市场发展的一大制约。在我看来,只要市场发展起来了。阳台族们各自打钟子玩实生,一定会培育出很多优良的品种的。虽然大众的技术不如专业人士高,但是人多力量大。相信未来中国培育的品种一定会超越日本。如果有商家能够将市场做起来,并且建立相应的门户,引导爱好者们进行实生育种。再配合对优秀品种培育者的奖励机制。这一天将会很快来临。

开始本来想主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一下探讨,未来的发展做一个小小的展望,没想到一写道商业的环节就有点刹不住了。一方面我希望商业能够推动市场的发展。有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我在北京,养瓦苇的都找不到几个人……)。另一方面我也不想价格又太大的波动,涨也好,跌也罢都会让人心烦。同时也想为打算进入这个市场的朋友提供一些信息,希望不要有太多人赔在里面。当然我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正。

06年6月的多肉花园,那时候瞎养一大堆,现在没几个活的

被人盗用不少次的黑法师照片(遗照)

12年10月的小丰收

14年1月的瓦苇

当前仅有的几个贵货

2年前淘宝块买的灯苗,现在都这么大了,不过为了回血已经砍了

最后晒一下陪伴了我十二年的一颗普货(今年1月拍的,现在又快爆盆了,后面都不知道要用什么种了)

关于多肉爱好者联盟

多肉之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