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观音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党建治理大花园丨若有ldquo肉r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302/4346661.html

点击蓝字
  今年37岁的范俊是土生土长的林山乡利平村人。利平村背倚青山,小溪从村前缓缓流过,环境优美。在绿水青山中长大的范俊从小就喜欢侍弄花草。小时候,放学了,他喜欢一个人跑到家后面的山上去转转。“后山上的野百合、杜鹃花等,我挖回来养过好几次,一次比一次养得好,家里人都说我养花弄草有天赋。”范俊说,因为这个爱好,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苏州园林学院的园林设计专业。


  虽然选择了幼时的爱好作为专业,但毕业后范俊觉得应该先赚点钱,作为自己创业的启动资金。他看中了箱包行业,经过一番周折,他成了海宁市一个箱包品牌的代理商,在苏州做起了箱包生意。由于他诚信经营,生意不错,还把这个箱包品牌打进了苏州一些大型超市。几年后,26岁的范俊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这时他准备回家造栋房子,然后在家乡找找创业门路。


  年,范俊结束了在苏州的箱包生意,回到老家。他开始寻思再圆年少时做过的“园艺梦”。在苏州闯荡的几年间,范俊曾留意到多肉植物,发现有的大公司和居民家里会养几盆这种植物。但那几年,养“多肉”只是一种“小众流行”。范俊出于好奇,在苏州时曾花10元钱买了两盆“多肉”,被他养得根肥叶壮,他很是喜爱。直到后来他踏入“多肉圈”才知道,那两盆“多肉”有着很好听的名字:“白牡丹”和“观音莲”。其中“观音莲”经过他两年多的培植,居然从1株变成了株,这让他非常有成就感。

朋友圈里觅得商机


  能不能在利平村搞个“多肉”培植园?范俊开始处处留意。在几个QQ群和
  “大家在群里聊天时,会把自己养的多肉”照片分享到群里,没想到大家对我的“观音莲”非常感兴趣。”范俊说,经过商谈,最后他以每株10元的价格,把株“观音莲”全部转让给了一位花友,卖了0元。


  这笔交易大大增强了范俊培植“多肉”的信心,他感觉到,“多肉”已经有了流行的趋势。因当时国内经营“多肉”的商家少,且品种很少,范俊找到了一家韩国“多肉”网站,在那个网站上购买了“多肉”样品,在利平村试种。“到国外买多肉很贵,10株多肉花了元。”范俊说,所幸在自己村里栽培,其他费用不高。这些“多肉”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培植,出落得有模有样,被花友们一抢而空。


  范俊开始专职做起“多肉”培植业务,家里60多平方米的天台,被他摆了多盆“多肉”,有“红宝石”“粉蓝鸟”“玉露”。。。。。。这些清奇又文艺的名字,再搭配上精美的花盆,范俊的“多肉”得到不少人的青睐。从年到年,多肉植物销售火爆,年赚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的种植户不在少数,范俊销售“多肉”的利润也颇丰厚。

“多肉”精品馆问世


  市场看好,那就扩大栽培规模。年初,范俊在村里租下2亩多地,搭建了两个大棚,建起“奇荫多肉精品馆”。范俊的创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那时候对市场研究不透,培植方法也不够科学,结果越养越不顺。”范俊说,当时他养了五六百个“多肉”品种,但因为培植的泥土处理不到位,“多肉”的品相很差,所以卖不出好价格。


  “多肉经济其实就是颜值经济,品相越好,越赏心悦目,价格就越高”。范俊说,多肉植物并不需要太多营养,而他所用的泥土太肥沃,使“多肉”失去了精致可爱的韵味。第一批投入的45万元资金,基本没有收益。除了泥土问题,疾病也防不胜防。年,0多株“玉蝶”得了黑腐病,全部腐烂,让范俊损失不小。


  范俊并没有气馁,找出问题之后,他多方求教,积极解决。田地里的普通土壤不合适,他就去河滩上挖来营养物质较少的河滩沙;为了防病,他适时检查并积极预防。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奇萌多肉精品馆”的产品在开化渐渐打出了名气。


  到年,范俊的“多肉”精品馆已经成为开化人周末游玩的好去处。在多平方米的大棚内,“白熊”“月影”“法师”“蒂亚”等余个品种的“多肉”密密麻麻地摆在一起,肉嘟嘟的叶子,五彩缤纷的色彩,俘获了许多游客的心。

创新业务拓市场


  年,“多肉”市场遇冷,国内多肉植物销售价格大跌。而且随着近年来多肉市场供大于求,销售受到较大冲击,很多多肉种植户只好在夹缝中求生存。


  范俊开始寻找转型之路。“说起来,还要感谢我的乡邻。”范俊笑着说,有一次他在村里散步,路过一家村民家门口时,被那户村民养在门口的多肉植物“胧月”所吸引。那些“胧月”并没有被养在精巧的小花盆内,而是被养在了一口大缸里。茂盛的“多肉”和粗犷的腌菜缸相组合,居然给人一种奇特的美感,他马上产生了养大缸“多肉”的想法。范俊立即腾出3口大缸,养上“多肉”。两个月后,就有客人以每缸元的价格把这3缸“多肉”买走了。


  现在,范俊的“多肉”业务已从以散客零售为主转为以批发为主,从小盆养转为大缸养,精品馆也从2亩多地变成了20多亩地。与此同时,他还种起了“发财树”“绿萝”等花卉。年,20多万盆“多肉”、花卉等盆景销往本地及金华等邻近地区。年,范俊的“多肉”产品远销到江苏、山东等地,年销售收入达多万元。范俊的“多肉”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有韵味,越来越精彩。


  范俊说:“我属于无肉不欢的肉迷,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了自已的事业,培育多肉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带动了村里农家乐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这是我创业以来感到最开心的事。”

原文来源:农村信息报 郑理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