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坐观音堂胡同,这是一个谐妙有趣的名字,位置在鲍氏街区域的西南端,东西走向,与鲍氏街并行。因为胡同有一座观音堂而得此名。据传,这座观音堂是何景明之孙何洛文、何洛书所建,起初名为“毓麟庵”。可能由于名字太难认难懂,民俗化的观音堂就叫开了。
美丽浉河
这座观音堂比较特别。别处的观音堂大门都是朝南开的,这座观音堂却是大门向北。古时信阳南城墙与浉河之间没有路,南城墙基础是紧贴着浉河堤岸的。观音堂南侧紧邻南城墙,这样,观音堂的门是无法向南开的,只得换方向向北开。观音堂门的方向一变,而观音堂里的观音菩萨坐向没变,仍旧坐北朝南。人们从北面进门,先看到的自然是观音菩萨的后背,所以得名倒坐观音堂。
浉河公园
现在的浉河北路是年由原县级信阳市组织各工厂、机关、学校人力,靠义务劳动陆续铺垫起来的,当时是在城墙与浉河之间修建了一条窄窄的土路。
浉河北路
信阳的这座观音堂因门向北开而有别于其他观音堂,因此颇有点名气,所在的这条胡同也因此名而全城知晓。令人惋惜的是,这座别具一格的观音堂在“文革”期间被当做“四旧”破除了,没有留下一点影子,如今的信阳城日新月异,高楼林立,观音堂只能在老一辈人们的记忆中存在,现在的信阳城找不到一点观音堂的痕迹。还是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信阳历史,信阳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