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杭州的寺庙,我们总是会提到大名鼎鼎的灵隐寺。其实对于很多老杭州来讲,请香更多的其实并非灵隐寺,而是天竺。沿着天竺路,可以先后将上天竺、中天竺、以及三天竺一起跪拜,可显诚意。
天竺三寺(通称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下天竺创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余年,创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历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拜观音的道场,一个在浙江普陀山,还有一个就是杭州上天竺,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法喜寺。
后晋天福四年(),僧道翊在白云峰下结庐,为上天竺开山祖师。清乾隆时赐名“法喜寺”,光绪二十四年()重修。年、年进行了两次大修。现寺规模为三天竺之冠。年开始进行修缮整治。天竺三寺以法喜寺面积最大,建筑雄伟,布局庄严。寺内殿堂很多,除大殿外,有肃仪亭、夜讲堂、白云堂、两峰堂、雪坡轩等。寺四周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乳窦泉等名胜。
寺如其名,法喜寺让人心声平和欢喜。这里比起灵隐可谓清幽不少,没有太多的喧闹,唯有本地人和有缘人才踏足这里,所以说,可以来到这里,是一种缘分。我并不是一个信佛的人,但来到这里,不知觉地,内心充满着真诚,虔诚地拜佛,也认真地还愿。其实,在踏上这里的那一刻,感觉是敬畏的,总觉得佛门之地,是庄严肃穆的,让人不敢轻易地靠近。如今,来到法喜寺,在里面待上几个小时之后,似乎有些喜欢上了这一个清幽的寺院。
慢慢地,来到了大雄宝殿,在殿内虔诚地拜过观音后,接着参观起了四周。这里五百罗汉山的雕塑栩栩如生,各尊雕像的形态各不相同,风格各异,让人看得痴迷。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游客,来这儿的人都是带着信仰而来的,他们的认真、虔诚和祈福,落在眼中,是另一种灵性的表达。行走在这里,可以感悟许多的事,大多的都是平常不会思考的事,却在这里想得特别的多,而且,还能想得特别的透彻。
寺院不大,但是这个季节,到处都飘着桂花香,所行之处,绿意盎然,来到随风飘扬而起的红色缎带,也写了一缎祝愿,留给未来的自己。看着自己的祝愿挂在了莲花上,内心也是十分地喜悦。之后,顺着出口的地方而走,在这条路上,可以看到功德廊,上面刻着各个贤士捐款的名字,是扩建的时候留下的。而在尽头,有一口钟,敲响那口硕大的钟,烦恼似乎也随那钟声消失不见了,留下的只有一颗宁静的心。
如果你仔细观察,来法喜寺的年轻人比其他寺院多很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法喜寺的周边御守特别可爱,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二是这里供奉着张国荣的排位。在大雄宝殿右手边的地藏殿,这是法喜寺专门供放牌位的地方,张国荣的牌位也安放于此,是浙江荣迷筹款设立的。
(地藏殿内部不便拍摄,此图来自网络)
地藏殿一共安置了多个灵位,但要找到张国荣的灵位并不难。进门左侧第一排往里数第三列就是,牌位上张国荣的彩色照片正是电影《金枝玉叶》里的照片。立于年12月28日,此后几乎每天都有不少荣迷来看望张国荣,每年逢4月1日和9月12日时最多。
据说,荣迷会当初也考察了灵隐寺、净寺等地方,经过半年的挑选才决定将张国荣的灵位安置在法喜寺,因为这里比较幽静,不会打扰到哥哥。如果你也是荣迷,到了杭州千万不要错过法喜寺。
人生在世,浮浮沉沉,若想寻得一方净土,那你和我一起来,来这清净的法喜寺。愿初心常在,我在这等你而来。